Page 1362 - 《鹿城区志》
P. 1362

. 1242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六十五 人  物       . 1243 .




                  ຦ν᱾安(481—549)字元礼,一字德柔,山                           ຦षቃ安(约 1035—1068)字景山,永嘉人。
              东临沂人。南朝梁文学家,官至太子詹事,曾任永                            皇祐五年(1053)进士,曾任校书郎,后归讲学,
              嘉太守。著有《王詹事集》。                                     学者称“儒志先生”,为永嘉理学开山祖,为“皇
 卷六十五             રν༟安(515—587)字伯武,阳武(今河南                       祐三先生”之一。著有《儒志编》。

              原阳)人。南朝陈大臣,工书法,官至给事黄门侍                                נӄ௹安 字逢辰,永嘉人,建醉经堂聚徒讲学,
              郎兼中书舍人。至德元年(583)出任永嘉内史。                           乡人称之曰“经行先生”,为“皇祐三先生”之一。
 ದದ໾              ࿉νत安(665—713)字明道,俗姓戴,永嘉人。                         ᅵνᅵ安(1008—1084)字阅道,号知非子,

              唐时高僧,世称“一宿觉禅师”。著有《证道歌》、                           衢州人。以治绩召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贵,
              《禅宗悟修图旨》等。                                        人称“铁面御史”。曾居鹿城。著有《清献集》。
                  ࿉νࠏ安永嘉人。玄觉禅师女弟子,剃度于睿                              ਟ安െ安(1004—1101)字介夫,瑞安人,学
 鹿城自古人聪物华。自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建城,1600 多年以来,孕育出众多的名人贤士,创造
              宗景云(710—711)年间,唐时著名比丘尼。                           者称塘岙先生。以《春秋》学教授乡里,对永嘉学
 了灿烂的瓯越文化。近现代,鹿城人较早接受新思想、新文化。在发展科学技术,反对外来侵略,在国内革
                  ᅦνᅦ安永嘉人,唐时著名书法家兼诗人,官                          者周行己、许景衡等人颇有影响。永嘉学者尊他为
 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他们的业绩已证明他们的人生价值,他
              至刑部员外郎,与王维、李颀、孟浩然等为诗酒丹                            “皇祐三先生”之一,终身不仕,隐居授徒。
 们熠熠生辉的精神将永昭鹿城天地。
              青之友,酬唱甚多。                                             ဗν᱔ν(约 1017—1106)字公济,章安(今
 根据生不立传、详今略古的原则,此卷选录古代、近代、现代著名人物(包括客籍人物),计立传 426 人。
 ḤḤḤḤ
 其中亦记载了少数逆历史而行,为人民所耻的人物,以供后人戒鉴。  ໭νᇷ安永嘉人。唐时高僧。唐代宗大历年间           台州椒江)人。绍圣二年(1095)任温州知州,在
              到五台山求圣迹,在金刚窑前,恍惚遇见文殊大士,                           任两年,定鹿城三十六坊,有政绩。写有《永嘉百咏》。
              遂驻锡于五台山,频与文殊会语祐云。释清凉为之                                ᅵνལν(1062—1109)字彦昭,瑞安人。徽
 ֻ၂ᅣᅣܞս଀ದ੣    作《唐无著禅师传》,今存有抄本。                                  宗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颖昌府长葛县主簿,
                  ܻνܻν字登封,俗姓吴,永嘉人。唐昭宗                           再任济州州学教授,升太学正兼摄业司。为永嘉“元
             (889—904)时高僧。善诗工书,著有《光光上人诗》                        丰九先生”之一。
 鹿城古代名人,历代史书和地方志乘所志未可  守,故有“五马坊”、“墨池坊”以志纪念。  一卷。                    պνඍ安(1074—1110)字明仲,永嘉人。元
 胜数。据乾隆《温州府志》、光绪《永嘉县志》等  ෤νՅ安(314—371)字兴公,山西太原人。  ᅦႻྍ安字孔昭,陆泽(今河北深县)人。唐  符三年(1100)进士,曾任东阳县主簿、临江教授,
 记载,自驺摇封东海王,建都东瓯,经汉晋南北朝、  东晋文学家,官至廷尉卿,曾任永嘉太守。明人辑  代诗人,唐元和九年(814)进士,官至左司郎中。  为“元丰九先生”之一。著有《二戴集》等。
 隋唐至清末,各朝各代进士、状元、名臣名将、地  有《孙廷尉集》。  敬宗宝历年间(825—827)曾任温州刺史。著有《煎       ਾνࢫ安(1068—1116)字元承,永嘉人。累
 方官员、社会名流,或外地有功于鹿城而为后人推  ޟνԣ安字方外,俗姓唐,永嘉人。高僧,住  茶水记》等。           官至太常少卿,有政绩。著有《刘左史集》。
 崇的更是不计其数。此名录蒐集鹿城古代的名人(包  大云寺。齐高帝萧道成曾赐以紫衣,尝刺血写《法  ຳν႞安唐武宗会昌四年(844)任温州刺史,  ਟਲ෍安(?—1119)字通叟,本名灵噩,永
 括客籍)共 264 名。  华经》,人奉为异宝。著有《上生经钞》, 今佚。  时州西南三溪水患,庸发动群众浚治,筑堤堰、凿湖。  嘉人。道士,以方术得幸徽宗,赐号“通真达灵先生”,
 ួνဨ安 汉惠帝三年(前 192)五月,惠帝刘  ྆ਲᄎ安(385—433)生于会稽始宁,袭封康  州人为纪念韦庸,故湖曰会昌湖,堤曰韦堤。  以假天书、云篆欺世惑众,后被揭,贬为太虚大夫,
 盈因驺摇佐汉灭楚有功,立其为东海王,以东瓯为  乐公,世称谢康乐,南朝宋著名诗人。永初三年(422)  અνႅ安(833—903)本名横,字昭谏,自号  斥还故里病死。著有《归正仪》等。
 都邑,俗称东瓯王。驺摇被人们认为是开发东瓯的  出为永嘉太守。多作山水诗,被后世称为山水诗派  江东生,新登(一作余杭)人。唐末文学家,官至节  ᇛྛ࠭安(1067—1125 ?)字恭叔,永嘉人。
 始祖,世称永嘉地主昭烈广泽王。  鼻祖。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度判官、给事中等职。曾流落永嘉。著有《罗昭谏集》等。    皇祐五年(1053)进士,官至正议大夫,后返温在
 ួνຬ安驺摇旁系子孙,袭封东海王。汉武帝  ஢඾ᆭ安(372—451)字世期,山西闻喜人。  ఫჭ元(887—941)初名传瓘,字明宝,祖籍  松台山侧建浮沚书院讲学授徒,学者称浮沚先生。
 建元三年(前 138),因惧闽王来犯,举国北迁江淮,  南朝宋史学家,官至中书侍郎。宋文帝元嘉   三年  杭州临安人,吴越王钱鏐之第七子。袭王位,封越  为“元丰九先生”之首。著有《浮沚文集》等。
 东瓯国历 55 年。  (426)出任永嘉太守。著有《< 三国志 > 注》、《史  王。曾任温州刺史,修缮鹿城,增建内城,即史称“钱  ਾνഈ安(1069—1128)字元礼,安节弟,永
 ݒνᡇ安(276-324)字景纯,山西闻喜人。  记集解》等。  氏子城”。                         嘉人。官至侍御史,时蔡京擅权,仍抚章直言。著
 晋时文学家、训诂学家,并精通阴阳卜筮之术。相  ࿾࿼ᆭ安(384—456)字延年,山东临沂人。  ఫޢዬ安字智仁,元瓘次子,本名弘偁。曾任  有《刘给谏集》。
 传曾为永嘉郡城卜城选址。后人将西郭山改名郭公  南朝宋文学家,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曾任永嘉太守。  温州刺史,洞晓政术,吏不敢欺。累官至太尉,拜  ഫ܃ྛ安字彬老,瑞安人。初师林石,后师程颐,
 山以示纪念。注释有《尔雅注》、《山海经注》等。  明人辑有《颜光禄集》。  丞相,卒谥节惠。                 为“元丰九先生”之一。周行己在鹿城建东山书院,
 ਾν۴安字君安,颍川(今河南登封以东)人。  ౭νӾ安(464—508)字希范,乌程(今浙江  ֡ν安道(?—942)俗姓陈,永嘉人,五代  延其主教。
 名道士,相传隐居积谷山南麓飞霞洞。  湖州)人。南朝梁文学家,官至司空从事中郎。天  时高僧。在越州(今绍兴)与皮光业常相辩难,钱  ྸࣟޙ安(1072—1128)字少伊,学者称横塘
 ຦᳉ᆭ安(303—361)字逸少,山东临沂人,  监三年(504)任永嘉太守,在任 4 年。明人辑有《丘  镠私署顺德大师,钱元瓘创杭州龙册寺以居之,吴  先生,为永嘉“元丰九先生”之一,瑞安人。绍圣
 东晋杰出书法家。一说曾游永嘉。一说曾任永嘉郡  司空集》。  越禅学兴于此。                         元年(1094)进士,历任哲宗、徽宗、钦宗、高宗
   1357   1358   1359   1360   1361   1362   1363   1364   1365   1366   1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