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6 - 《鹿城区志》
P. 196
. 88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一 建 置 . 89 .
胶相继断业,仅有吴宅“烧鹅”仍享誉温州。至 立后,郊区型农业经济逐步发展,村民生活略有好转。 辖区清朝时属永嘉县城南厢城南镇和集云镇。 划归近(城)郊公社,1992 年,划归小南街道。
1994 年底由于国家建设需要,全村土地基本征用完 1978 年改革开放,家庭承包责任制使大批农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 1956 年,先后为城中区、 2001 年调整成立吴桥社区。
毕。从此,村民们告别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走上工商业发展道路。1998 年以温州城市“东移西 南区、五马区之一部分;1956 年撤销区建制,始划 金山谷小区和新世界庄园是社区内近年新建的
的传统农耕作业,开始走向二、三产业,村级经济 扩”战略为契机,村民集资兴建农贸市场和创办工 为城南街道,并建立办事处;1960 年改称五马公社 两个管理规范的小区:金山谷小区占地面积 19056
逐渐壮大。1997 年村工业小区兴建,引进工商企业 业小区,大力发展村级经济。建有占地 2 公顷的工 城南分社,“文化大革命”中更名跃进分社;1980 平方米,建筑面积 54952 平方米,绿化面积 3400
23 家。截至 2003 年底,全村经济总量达 7114 万元, 业小区,引进企业 13 家。2002 年初,工业小区竣 年分置小南街道和大南街道;2001 年,大南、小南 平方米,绿化率达 18%。新世界庄园位于马鞍池
农民年人均收入 11268 元,系温州首批“奔小康强 工投产,年底实现工业产值 7000 多万元。2003 年 街道重新合并,成立南门街道。 西路得胜桥东侧,占地 1748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村”。60 岁以上老人享有每月 200 元生活补助金, 该村经济总量 31915 万元,年人均收入 11800 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辖区南面多为农田, 58000 多平方米,绿化率达 30%,小区内有亭园、
设有大学奖学金每人 2000 元;60 岁以上老人享有 居住者多属农户;北面商业、手工业及轻工业较 喷水池等,环境怡人,可容纳 320 户居民及 70 户
每月 200 元生活补助金。 为发达,也是主要的居住区。境内道路一般路面 经营户,并配有高低区变频供水系统、电视监控等
2003 年随着温瑞塘河治理,白鹿洲公园、南塘 狭窄,坎坷不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多年 配套设施。
街改造等市政工程项目的推进,该村将迎来新一轮 建设,面貌大为改观,人民路、小南路、解放南路、 社区内驻有旧城改造房地产开发公司、银来房
发展机遇,村经济和人民生活将得到更大的改善。 马鞍池路、飞霞南路、锦绣路、吴桥路都是贯穿 地产开发公司、兰开大酒店、利玛歌舞厅等单位。
灯塔村历史悠久,由于历史变革,境内“文昌 于境内的主要道路,其中人民路、小南路等道路 社区小商品经济发达,其中较为知名的有三角
阁”、“古街”、“廊桥”已湮没,现遗有明朝“太 还是我市著名的商业街。 巷副食品市场和旧货市场:三角巷副食品市场,建
影公庙”、清末“四大圣王庙”。村南、北各有 街道工业、商业、服务业在 1978 年改革开放 于 1994 年秋,1997 年曾改为饮料市场,1999 年又
600 年古榕树 1 株。 后得到飞速发展。截至 2003 年底,实现工业总产 改为鞋革市场,2003 年市场内迁入百余家五金企业,
南塘街(2003 年) 孙博浩 /
值 18.7 亿元,外贸出口额 2500 万美元,社会消费 现为综合市场。旧货市场,坐落在吴桥和利府桥转
全村村民均享有医疗保险。 ਤᛂը 品零售额 2.17 亿元,服务业总额 5.3 亿元。街道重 弯处,原系航运中心(即轮船埠头),由于面积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仅有小学 1 所, 位于街道南部,东接温州火车站,西临汽车新 点企业与行业龙头企业发展较快,至 2003 年底, 阔,场地颇大,有利开设市场,1999 年冬,引入旧
2003 年底,境内有市属小学 2 所和市属中学 1 所。 南站,南界温州大道,北濒划龙桥河。2003 年底有 销售产值 500 万元以上的企业有 30 家。 货交易商(电器等产品)200 多家,专卖电视机、
温州市妇女活动中心驻于境内。 常住村民 471 户,1358 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辖区内轻工纺织业发 VCD 等家电旧货产品,年营业额达 1 亿多元。
该村地处平原地带、北面临河、水网纵横。民 达,有市棉纺厂、市第二棉织厂等企业,机械工业 社区主要的古迹有张公庵。
֧ෳը 国时期属梧田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称梧埏 有温州拖拉机厂、温州矿山机械厂等企业,但随着
位于南浦街道南端,东接南浦路,西濒南塘河, 乡渔鳞浃村。1961 年改称梧埏镇五九大队。1981 旧城改建,这些企业均已迁出本辖区或改制。 ފپഠ
南止丽田桥与瓯海辽东村相望,北界南塘街 93 弄。 年改称鱼鳞浃村。2001 年 9 月底内区域调整从瓯海 现在辖区内有三角巷副食品市场、旧货市场、 位于南门街道南部,东连荷花大桥,南至温瑞
下辖英华、三村、丽田、河口 4 个自然村,2003 年 区梧埏镇划归南浦街道。 马鞍池农贸市场、广利农副产品市场等市场;有云 塘河,西至吴桥路,北至锦绣路。2003 年底有常住
底有常住村民 394 户,1625 人,均为汉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民以种水稻为主, 天楼、美乐食街、金田一村等餐饮业名店,还有维 居民 980 户,2905 人,其中畲族 1 人,余均为汉族。
民国时期属南塘乡。1958 年属巽山管理区。 间作木匠、泥水匠副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多利亚大酒店、浙江昌泰电力集团等企事业单位。 社区成立于 2001 年 9 月,由原小南街道汇丰、
1961 年归属南郊分社称灯塔大队。1984 年改称灯 随着水利设施的改善,农民生活略有改善。1978 年 境内有城南小学等 4 所小学、温州市第三中学 汇荷居民区全部和原大南街道河屿桥居民区一部
塔村属南郊乡。1993 年该村由原灯塔老村析出仍属 改革开放,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大批农民走向工 等 2 所中学,幼儿园遍及各社区及南门医院、明乐 分合并而成。
南郊乡。2001 年 9 月鹿城区区域调整划归南浦街道。 商业发展道路,村民生活逐步提高。1990 年该村被 眼科医院等医疗单位。 河丰社区的银都花苑环境优美,温瑞塘河从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村以种植水稻为主,兼 列为金温铁路开发基地,1994 年温州火车站建成启 温瑞塘河是流过境内的主要河流。境内主要名 社区南首经过,河边有一条 414 米长的健身长廊。
制豆腐副业,工商企业十分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用,村办动力头市场、辅料市场、旅馆、宾馆等村 胜古迹有张公庵、巽山塔、法严教寺等。 社区内驻有温州市人才市场、温州市市政园林
局、鹿城交警二中队、建设银行银都分理处、中国
ూഠ 银行银都分理处等单位,还有邮政社区服务中心、
位于南门街道西南部,东至吴桥路,南至锦绣 河丰社区卫生院等服务设施。其中,温州市人才市
第八节节南门街道
路,西至温瑞塘河,北接马鞍池西路。2003 年底有 场,是由市人事局主办,市人才开发服务中心负责
居民 2052 户,5548 人,其中有回族 4 人,苗族 2 人, 具体运作,是温州市人才人事工作的主要服务窗口。
位于区境中心区南部,属市区中心繁华地带, 人民东路,面积 2.13 平方公里,下设 16 个社区,2 畲族 1 人,余均为汉族。 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是河丰社区管理的一大特
东至飞霞南路北段、学院西路、龟湖、南塘河,南 个村。2003 年底有常住居民 22905 户,67164 人, 社区成立于 2001 年 11 月,前身系垟头下村, 色。2000 年温州市流动人口现场会在该社区召开。
至三板桥、吴桥,西至温瑞塘河,北至小南门河、 其中有回、苗、畲、蒙、布依、黎、满等少数民族 解放初属德政乡,1961 年改称丰收大队,1963 年 2001 年河丰社区是省流动人口现场会的参观点之
83 人,余均为汉族,暂住人口 10308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