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9 - 《鹿城区志》
P. 239
. 130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一 建 置 . 131 .
面积 1.1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20 公顷,有常住村民 5324 吨,生猪年出栏 4 万头,家禽年出栏 182.45 境内风光秀丽,岩雅山区级风景名胜区分岩雅、
470 户,1187 人,10 个村民小组,辖 2 个自然村。 ᆢնըը 万羽,禽蛋年产量 108 吨。1998 年 9 月藤桥创建了 石鼓、石垟、圆觉四大景区;并有阴山、龙山、石
江南上村农业生产主要是蔬菜,有 20 家专业 位于临江镇东部,东与沙头接壤,西与江南中 畜牧科技园区,该园区是温州市八大精品农业开发 鼓山等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寺前石板桥和上埠头
户,部分种水稻。矮山种杨梅、枇杷、柑橘、桃等, 村相邻,南靠寿桃山,北临瓯江,2003 年面积 0.6 项目之一,藤桥镇是温州市畜牧生产基地,省农业 石板桥(漫水桥)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区级爱国
历史曾称“小茶山”。改革开放后,村民亦工亦农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3.20 公顷,有常住村民 156 户, 骨干龙头企业温州市藤桥禽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藤 主义教育基地——藤桥战斗纪念碑、永嘉县委机关
亦商,先后办起五金、教具、服装、鞋革、纸业、 406 人,12 个村民小组。 桥熏鸡”获中国绿色食品称号,中英合作的温州市 办公旧址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卫生用品等企业,沿街建有饮食商店。2003 年村农 郑大垟村的农业生产主要是蔬菜,供应双屿市 展宏畜牧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引进世界名牌“康贝 1987 年 5 月,经省民政厅批准为第二次国内革
业总产值 175 万元,工业产值 5000 万元,社会零 场,山上种杨梅,江边种水竹。工业有服装、教 尔”母猪杂交种猪的基地,“藤桥熏鸡”和“康贝尔” 命战争时期革命老根据地镇。
售额 5175 万元,村集体资产 72 万元,年人均收入 具、皮革。从事瓯江挖沙、捕鱼。全村工农业总产 种猪畅销省内外。
3882 元。 值 4300 万元,村集体资产 111 万元,年人均收入 工业以服装、鞋革、五金锁具等为支柱产业, ଲρըḤḤ
江南上村是临江镇重点建设区域,现已道路成 3978 元。村中建有玄坛殿,老人活动室。 先后建成了石埠、石板桥和沙裕 3 个工业小区、广 位于藤桥镇中部,以地处戍浦江南岸得名,系
网,学校、商店、酒楼、企业发展较快,村中有幼 昌垟出口服饰工业园区。年销售收入 500 万元以上 藤桥镇政府驻地。东连上寺西村,东南依石埠村、
儿园、小学,教学楼全电脑化,村中有老人活动中心、 ೬ը 的工业企业 26 家,年工业产值 1000 万元以上的企 底垟村,西北与北岸村隔江相望。中华人民共和国
老人亭,山北建有仁济庙,中村设金温铁路客货站。 位于临江镇最东部,东与上戍乡下岸相邻, 业 26 家,其中温州市腾旭服饰公司和浙江诺派服 成立初期至 1960 年称坑头村(雅名香头或乡头),
全村有瓯江采运石船 6 只,打鱼船 21 只,从事瓯 西连郑大垟村,南靠括苍山,北临瓯江,与永嘉 装厂分别达到5353.8万元和4900万元。生产的服装、 1961 年改名为南岸生产大队,1984 年恢复乡村制
江水域就业 65 人。 桥下镇隔江相望。2003 年面积 1.2 平方公里,耕地 五金锁具等产品远销海外。外贸产值占工业总产值 后称南岸村至今,系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
的 81.83%,成为温州市外贸服饰强镇之一。 老根据地村。2003 年有常住村民 297 户,5656 人(包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村镇建设,20 世纪 80 年 括非农业),村民大都聚居于南街。有水田 9.33 公
第十九节节藤桥镇 代开始,先后建成了北市东路、北市中路、南街、 顷,旱地 1.93 公顷。主种水稻,兼种番薯、大豆。
渔(渡)藤(桥)柏油公路、南市路、昌源路、泰 土特产有茶叶、杨梅。南岸村是藤桥镇政治、经济、
新街、泰清街、弘扬街、北街等。建成了乐业、沙 文化的中心。原藤桥区公所驻在南街,1992 年 3 月
位于鹿城区西北部,东邻上戍乡、仰义乡,西 县第五区中央乡。1935 年前称钟山镇。1945 年属 裕两个住宅小区,北岸“移民”区和竹城路温州市 撤区扩镇并乡后,镇政府迁到原区公所大院。昌源
南与瓯海区郭溪镇、泽雅镇相连,北靠岙底乡。镇 永嘉县永临区管辖,始称藤桥乡。1949 年 8 月改属 首个农村康居工程。 路、泰新街等街道宽畅,商业繁荣。驻有浙江诺派
政府驻南街,距区政府 15.1 公里,总面积 43.2 平 温州市藤桥区藤桥乡。1950 年 7 月复属永嘉县。 文化、教育、体育、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全 服饰有限公司、温州市德昌服饰有限公司、温州市
方公里,戍浦江上自明朝始建有桥梁,以编竹为桥, 1958 年 8 月公社化时期改属温州市藤桥公社藤桥管 镇有中小学 6 所,其中初级中学 1 所,成人文化技 金针·银针服饰有限公司、鹿城纳利鞋服厂等区级
竹软如藤,称藤桥,镇以桥名。辖北岸、南岸、樟 理区。1961 年底调整社队规模时,改称藤桥区藤桥 术学校(兼职业高中)1 所,小学 4 所。公办幼儿 重点企业,以及五金、阀门、印刷、化工机械等企业。
村、金马、底山根、垟岸、油岙、后垟、石垟、陈良、 人民公社。1981 年 12 月划归瓯海县。1992 年 2 月 园 1 所,民办幼儿园 5 所,1996 年藤桥镇被授予“浙
下庄、上寺西、新村、埭马、底垟、石埠、林山、 为瓯海区建制镇,区公所驻地。同年 4 月 15 日南 江省教育强镇”称号。 Кρը
大塘、坑古、雅漾、上埠头、桥上、潮济、大潭等 雅乡并入藤桥镇。1995 年 5 月 4 日,藤桥镇的天桥 集镇中心有文化站、以影剧院为主体的文化中 位于藤桥镇北部,以地处戍浦江北岸得名,辖
24 个村(52 个自然村,238 个村民小组)和一个藤 村、戈恬村划归瓯海区泽雅镇。2001 年 9 月,藤桥 心、有线电视站、录像放映场、娱乐城、卡拉 OK 厅、 北岸、下埠头两个自然村。古时只有下埠头村,北
桥镇居民委员会。2003 年底有常住居民 7097 户, 镇划归温州市鹿城区。 旱冰场、游泳池、台球游艺室、书店、网吧等文化 岸村民大都是民国时来自各地的“外来户”,有“百
25560 人。其中少数民族 32 人,余均为汉族。有海 该镇地势西南高、东北低。除戍浦江两岸为平 设施和文化经营单位。1997 年,藤桥镇被命名为浙
外华侨 138 户,389 人,分布在 44 个国家和地区。 原外,其余都是山区、丘陵地带。西部有龙娘山, 江省第五批先进体育镇。
外来人口 6291 人。全镇农村经济收入 11.69 亿元, 主峰海拔 858 米,是境内最高峰。南部有马鞍山,
农业产值 6294 万元,工业产值 9.36 亿元,其中出 海拔 154 米。山地植被有松树、毛竹、杉树、桉树、
口产值 7.65 亿元,社会销售额收入 9.25 亿元,服 黑荆树,平原以种植水竹为主。农田以种植水稻为
务业收入 2051 万元,财政税收 1055 万元,农民年 主,兼种番薯、马铃薯、蚕豆、蔬菜、柑橘、杨梅、
人均收入 6582 元。 桃、板栗、瓜果等。主要河流戍浦江自大潭村入境,
据发掘的文物考证,早在公元前四五千年,境 向东北经潮济、北岸等 9 个村,从垟岸村入上戍乡。
内就有人类,从事狩猎活动。南宋起,人口逐渐增 藤桥境内有樟村浦等 9 条小支流汇入戍浦江。
加并形成许多村落。明清时属永嘉县,先后称泰清 2003 年末总耕地面积 659.93 公顷,其中水
乡、二十五都和二十四都的一部分。民国时属永嘉 田 615.87 公顷,水稻年产量 3341 吨,蔬菜年产量 藤桥镇工业区一角(2003 年) 孙守庄 / 藤桥战斗纪念碑 黄兴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