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3 - 《鹿城区志》
P. 623
. 514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二十一 工业园区 . 515 .
在屿南路建有一座 110 千伏变电所,供电容量 15 会展中心,建成。
万千伏安,近期规划建设 22 万伏变电所。一、二 馆舍位于双屿镇卧旗山,与江心屿隔江相望,
期分片布置交接房,近期程控电话容量 5 万门,接 建筑面积 1230 平方米,建筑主体以“鞋”特有的 ᇏݓཷӁြჳ۲௹षؿۀঃ
入光纤宽带容量 5000 兆,程控电话、移动通讯、 抽象形体为意象,从江上遥望,犹如巨大的“鞋”
表 21-6
宽带网络、有线电视全部与市区联网同步使用。 紧紧嵌在山体中;馆舍入口借用南朝诗人谢灵运所 期 数 一 期 二 期 三 期 合 计
园区一、二期绿化面积 7 万平方米。主、次干 创谢公屐的形式,加以抽象化,体现鞋文化的悠久 地价(公顷 / 万元) 225.00 252.00 未确定 —
道种植樟树、榕树为主,杂以其他树种;104 国道 历史;建筑北侧不锈钢雕塑高 18 米,代表未来鞋 征 地(公顷) 1667.40 662.00 1713.73 4043.13
绿化带宽 10 米、长 3 公里。 的发展和人类对美的憧憬。 村二三产留地(公顷) 201.00 73.57 308.47 583.04
公交始发站、公厕、垃圾转运站、污水泵站等 馆舍展厅由历史沿革厅、名牌荟鞋萃厅、少数 公配(公顷) 50.00 30.00 50.00 130.00
纳入园区统一建设,到 2003 年底,园区公建资金 民族展厅、多媒体演示厅构成,博物馆馆藏品达 道路及绿化(公顷) 514.40 158.00 459.07 1131.47
投入 3.35 亿元 , 一、二期公建配套设施全部建成投 2600 多件,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至近当代,囊括 河道(公顷) 120.00 27.00 54.92 201.92
入使用。 56 个民族鞋类珍品,其中不乏首次面世的稀世之宝, 工业用地(公顷) 782.00 373.00 841.00 1996.00
是我国数千年鞋文化历史的缩影和实物见证。 企业数(家) 24.00 25.00 未确定 49.00
ḤḤӌٜࠣႨֹ 厂房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7.00 45.00 142.00(设计面积) 265.00
总投资额(万元) 140950.00 62050.00 110000.00(概算) 313000.00
园区建立后,采取“统一规划,连片开发,滚
动发展”的方针,着手开发土地,修建基础设施,
建造厂房。1999 年 10 月,一期启动,征地面积
111.21 公顷,2001 年 11 月,二期启动,征地面积
第三节章优惠政策
44.15 公顷,到 2003 年底 , 一、二期基本开发完毕,
区内实现“五通一平”(电力、通讯、道路、供水、
排水排污、平整土地),基础设施全部建成,引进 园区一、二期落户企业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 万元/公顷收取,土地管理费原 6 万元/公顷减为
企业 49 家,建造厂房 123 万平方米。一、二期工 即免收交通水利设施费 22.5 万元/公顷、粮油储备 3 万元/公顷收取;一、二期平均每公顷土地开发
程总投资 23.8 亿元,每平方公里投资额 14 亿元, 鞋文化博物馆(2003 年) 孙守庄 / 金 3500 元/人、消防配套费 4 元/平方米、人防 成本 327 万元,减免规费和返回配套费后,实收企
工业用地投资强度 3750 元 / 公顷,2003 年部分已 配套费15元/平方米、市政配套费60元/平方米; 业地价款一期每公顷 225 万元,二期每公顷 252 万
迁入的企业实现工业产值 16.9 亿元,平均每公顷工 菜地建设费原30万元/公顷减为15万/公顷收取, 元。由区财政贷款 1.5 亿元,投入区内配套建设,
业用地实现产值 4500 万元。在成功开发一、二期 ᆦӪุ༢ 净土地出让金原 67.5 万元 ~135 万元/公顷减为 15
工程的基础上,2003 年,继续征地 114.27 公顷, 园区根据产业特色构建了一个文化、技术支撑
开发建设省重点建设项目——鞋都三期工程。收回 体系,打造融文化、科技、品牌、规模、人才、质
地价款 3.09 亿元,回收的土地出让金投入基础设施 量、环保等优质投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鞋都。
第四节章主要企业与产品
建设,滚动开发。 2000 年,接入 5000 兆光纤网,开设了中国鞋都网站;
2000 年,与浙江工贸学院创办了鞋类技术职业培训
ཷ໓߄Ѱܶ 中心;2001 年,在博物馆建立中央民族大学实习基 至 2003 年,入园企业 49 家,另承租生产企业 皮鞋王、中国真皮名鞋 3 个,国家免检产品 9 个,
鞋文化博物馆面积 3.34 公顷,由主馆舍、会 地;2002 年 9 月,园区投资 3000 万元,建造了容 52 家,从业人员近 5 万人,年产值 16.9 亿元。一、 国家真皮标志产品 15 个,省高新技术企业 2 家。
展中心、鞋文化主题广场等部分构成,融合文化、 纳5000人居住的安心公寓,提供企业外来员工居住; 二期企业大部分建成投产,形成以制鞋为主、鞋材、 康奈集团有限公司、东艺鞋业有限公司、巨一集团
展示、展销、旅游、休闲等功能,博物馆主馆舍 2003 年 5 月,建立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暨诚 鞋机等相关行业为辅、分工协作体系完善的产业格 有限公司、温州富士达鞋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被市政
于 2001 年建成对外开放,2003 年,鞋文化广场, 德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开发共性关键技术;2003 年, 局,基本实现了鞋业名牌聚集,龙头企业聚集,生 府授予“中国鞋都功勋企业”。
产要素聚集的建园目标。已拥有中国名牌 1 个,中
国驰名商标 2 个,中国真皮领先鞋王、中国十大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