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8 - 《鹿城区志》
P. 868

卷四十一 社会团体          . 749 .







                       卷四十一





                                                     ഠ߶๶ุ





                  境内社会团体始于近现代。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由酱园业、银行业、布业、典当业、药业、木业
              等六业人士联络商界同仁筹建温州商会,民国元年(1912)改为永嘉商会。8 年(1919)6 月,温州城区 4 所
              中等学校,即浙江第十中学 、浙江第十师范、艺文中学、甲种商科职业学校,响应五四运动,联合组成东瓯
              中等学校救国联合会;11 年(1922)6 月,永嘉工商伙友会成立,14 年(1925),鹿城布厂、中一席厂成立
              工会,并在中共温州独立支部指导下,举行罢工,后扩大到棉职业等 13 家工厂,开创工人阶级罢工斗争的
              先河。13 年(1924)12 月,中共党员谢文锦受中共中央委托来温建党的同时,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直
              属团中央领导。是年冬,中共温州独立支部书记胡识因(女)主持召集教育界先进妇女 10 多人,进行座谈,
              发起组织女界促进会。
                  1949 年 5 月,温州解放。20 世纪 50 年代,相继建立农会、工会办事处、妇女联合会、共青团等社会群
              众组织,“文化大革命”期间,各个群众组织曾停止活动。1981 年 9 月,温州地、市合并。11 月恢复东城、
              南城、西城区工会办事处和近郊区共青团、妇联等社会群众团体组织。1984 年 2 月,城区的社会群众团体组
              织逐渐建立和健全,出现新的如个体劳动者私营协会(简称个私协)等组织。
                  鹿城区各社会群众团体在党的领导下,根据各自的特点、优势,联系自身和鹿城的实际,开展各具特色
              的各项活动。他们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参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实践活动,
              在各条战线上涌现大批先进模范人物;各社会群众团体反映本群体、本阶层人民的要求、意愿,成为党和政
              府联系群众的纽带桥梁;尤注重自身建设,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使之成为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团体;积极维护本群体、本阶层的合法权益,正确处理本群体与其他群体、国家
              的关系,帮助解决本群体成员的困难,为鹿城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作出应有贡献。
                  1987 年 8 月,温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在境内成立。至 2003 年,共有学会、协会、研究会 55 个,广大
              社科学者和工作者,积极参加各类学会、协会的组织工作,围绕温州经济、文化历史开展多项学术研究和学





                                                 ֻ၂ᅣࢫ۽߶๶ุ



                                                    第一节节总工会




                  温州市城区总工会于 1984 年 2 月建立。鹿城                     展创建“职工之家”活动,至 2003 年共有 448 个
              区建立后改为“鹿城区总工会”。1984 年 ~2003 年,                    基层工会为合格“职工之家”,有 63 个和 36 个基
              区总工会举办工会干部培训班 155 期,共培训工会                         层工会分别被评为区级和市级先进“职工之家”,
              干部 6540 余人次,组织工会干部参加省、市级工                         有 2 个基层工会被评为省级“模范职工之家”,有
              会举办的培训班有 85 人。1984 年开始,在全区开
   863   864   865   866   867   868   869   870   871   872   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