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6 - 《鹿城区志》
P. 876

. 756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四十一 社会团体          . 757 .




 带领广大青年投身于农村经济建设。各级团组织因  际交谊舞等大赛 14 个项目。1996 年“五四”青年节,
 地制宜,引导农村青年,坚持“实际、实用、实效”  成立了鹿城区青年艺术团,各中小学建立了一批文
 原则,开办多种培训工作,培养青年星火带头人 16  学社、广播站、小记者站。2001 年至 2003 年,连
                                                 第二节节青年联合会
 人,促进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  续举办三届农村青年文化节,活动覆盖 9 个乡镇和
 开展以“我为家乡披绿装”为主题的青年绿化造林  12 个街道,参与活动的农村青年达 15000 多人次。
 活动,至 2003 年,共植树 30 多万株,营建绿化基  1996 年 1 月,召开温州市鹿城区青年联合会第        成立区青年企业家协会、区青年推广普通话协会、
 地 11 个,并成立护林队。  ሱദࡹഡ  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鹿城区青年                   “连心桥”团支部、二十一世纪青年俱乐部等 4 个
 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区委把党建的要求贯彻落  联合会第一届常务委员会委员 19 名。2003 年 6 月,           青年社团,聚集各界各类人才,大批优秀青年在建
 ڛༀౝ୍  实到团的建设之中,使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  召开鹿城区青年联合会第二届第一次全体会议,选           设现代化新鹿城中茁壮成长,成为当代青年的榜样。
 服务青年使之学习成才。各级团组织引导青少  规划,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发挥自身特点和  举产生鹿城区青年联合会第二届常务委员会委员 23  区青联与有关单位联合开展“第二届鹿城区十佳青
 年树立远大理想,激发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优势,做好团的工作。1986 年,农村大力推进党  名。           年”、“鹿城区优秀青年企业家”评选活动;9 名
 的热情,把实现个人的抱负与祖国的复兴统一起来。  建设带团建工作,一类支部由原来的 33.4%上升到             青年获温州市“十路人才、百名标兵”称号;8 名
 在振兴中华读书活动中,全区有近万名青年通过各  46.6%。1994 年~ 1997 年,团区委针对基层存在  षᅚ࿐༝࢝ტ  青年获省、市“青年农业星火带头人”称号;周成
 种途径提高文化技术水平。各级团组织,制定青少  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实行党团共建责任制,坚  团结、教育和联合全区各界青年,开展一系列  建被授予浙江省“五四”青年奖章,金海辉被评为
 年新世纪读书计划,举办“天天”青少年读书会、  持“抓基层、抓基础、抓实事、抓落实”的工作方针,  社会活动。组织青年学习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精神,  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陈晨、郑莱莉
 主题读书节、新世纪读书论坛,开办各类科技活动,  基层团组织面貌明显改观。  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住香港、  分别被评为浙江省学习雷锋、志愿服务标兵和先进
 引导青少年参与科技实践,通过新技术、新工艺、  加强基层团建、拓宽新领域组织建设。按照“整  澳门回归祖国、迎接新世纪、建党 80 周年、建团  个人等。
 新设备的革新和发明,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协  顿、健全、适应、升级”的原则,开展团支部“升  80 周年等契机,广泛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激发  服务青年、服务社会。区青联制定青联主席办
 同有关部门建立外来务工培训学校 100 所,推进“千  级达标”活动;推进社区、非公企业、民办学校等  青年爱国热情,坚定信心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公会议制度、青联党委会会议制度、青联委员参加
 校百万”培训活动。  新领域的团建工作。推进团建创新,出现联合建团、  路。                         青联活动的若干规定等工作制度,更好地服务青年、
 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宣传《中华人民共和  依托建团、社区建团、公寓建团等灵活多样的团组                   服务社会。1996 年~ 2003 年,全区共有 8 万余人次
 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浙江省未成人保护条例》、《预  织设置方式。至 2003 年 12 月,全区非公有企业团  ؿߨႪ൝ቔႨ  青年志愿者大军走上街头,走向社会,开展便民服务、
 防未成人犯罪法》,组织政法系统团员青年上街开  员总数 6762 名,已建团组织 408 个,占应建总数  发挥青联优势,引导青年为建设现代化新鹿城  植树造林、青少年维护、保护母亲河、爱国卫生等
 展宣传咨询活动,分发资料 15000 份;建立区未成  95%。社区团的组织建设按照“区域覆盖、条块结合、  建功立业。区青联是各界青年团体的联合组织,已
 人保护委员会,建立健全帮教小组 20 个,落实帮  块为中心、多点辐射”的总体要求,形成以街道团
 教对象 60 余名。1999 年 11 月,创建鹿城青少年法  工委为核心,以居委会团支部为终端,辖区团组织
                                                  第三节节少年先锋队
 律援助中心,并招募法律青年志愿者 68 名。2000  共建委员会为纽带的组织网络,社区建团 139 个,
 年~ 2003 年,全区建立了 16 个社区青少年维护站,  建团率 92.9%,农村建团 146 个,建团率 100%,
 6 个青少年维权岗,成功维护青少年权益 200 多例。  学校团组织比较健全,民办学校的建团率 100%。  1950 年,温州市少年儿童队成立,1953 年 6 月,  1998 年,在原朔门街道建立第一个全市社区校外大
 区法院建立了异地籍犯罪青少年帮教基地,取得良  加强团干队伍建设。每届团区委都选派团干部  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1966 年  队部;2001 年 7 月,春秋社区成立了鹿城区第一个
 好社会效果,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区青  到中央、省、市团校培训,举办各类培训和讲座,  ~1976 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少先队被“红小兵”  社区少工委,建立了社区大队部;2003 年,全区已
 少年法律援助中心与区检察院青少年维权岗被评为  邀请专家授课。坚持党建带团建,积极开展“双推(推  取代。1978 年下半年,恢复少先队名称并开展活动。  建社区大队部 8 个,中心城镇大队部 2 个,全区社
 省级优秀。  荐优秀团员入党、推荐优秀青年人才上岗)”工作。  1984 年 10 月,团区委与区教委联合召开中国      区实践阵地 170 个,农村劳动实践阵地 20 多个。
 开展寓乐于教的文体活动。各级团组织多途径、  坚持评先进活动,推、评全国、省、市、区先进团  少年先锋队城区首届代表大会,成立少先队常务  团区委选派优秀团员或聘请德才兼备并热爱少年儿
 多层次地开展青年文化娱乐活动。1988 年,举行“88  组织、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以班子建设好、主  委员会。1990 年 11 月 13 日,召开中国少年先锋  童的教师、先进人物、解放军战士担任少先队校内
 温州万花筒夏令营”活动,时间长达 2 个月,大型  题活动好、支部建设好、活动阵地建设好为基本标  队鹿城区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少年先  外辅导员。
 项目 14 个,有近万名青少年学生参加,得到了省、  准,开展“五四红旗团委”评选。1999 年,五马街  锋队鹿城区工作委员会。1994 年 5 月 19 日、1997
 市、区各级领导的赞赏。1993 年 11 月,举办“93  道团工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2001 年,洪殿  年 5 月 14 日、2000 年 5 月 31 日、2003 年 11 月  o໴ιpaoඹႵp࢝ტ
 鹿城青年艺术周”活动,举行了青年文艺会演、国  街道团工委被评为省级红旗团委。1997 年、1999 年、  7 日,召开中国少年先锋队鹿城区二至五届代表大  对少年儿童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
              会。至 2003 年底,全区有 58000 名少先队员。                      科学、爱社会主义和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建区以来,团区委在积极开展各学校少先队组                          有纪律合格人才的教育,以提高他们思想道德水平。
              织工作的同时,建立了校外、社区的工作机构。                             如开展“创造杯”活动,有六个项目在全国获奖;“描
   871   872   873   874   875   876   877   878   879   880   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