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7 - 洞头县志(1991-2005)
P. 677

第十八编 文化 广电
                                                                                                  第二章   文学艺术



                                      第四节民俗研究民间艺术




                                                                  船眼睛习俗谈 》、《 哭嫁中看婚俗 》、《 六月六   晒

                      一 、 民俗研究                                    被褥 》 等 。


                      1991 年以来 , 杨志林 、 邱国鹰 、 吴在标等对洞                   二 、 民间艺术
                  头海岛民俗作了一些调查研究 , 并联系实际撰写
                  了反映 、 评说民俗风情的理论文章 。                                 ( 一 ) 民间灯会

                       杨志林 1991 年 4 月在 《 温州民俗 》 上发表了                   洞头海岛有举办渔乡灯会的传统习惯 , 在春
                  《 洞头海岛民俗谈 》( 发表时题为 《 海岛民俗改革 节期间或重大的节庆假日 , 渔乡人们制作一些龙
                  刍议 》), 后在浙江玉环坎门召开的中国民俗学会 灯 、 鱼灯等进行表演巡游 。 1992 年元宵节 , 举办
                  主办的全国首届渔岛民俗理论研讨会上宣读 , 尔 了洞头本岛一镇三乡渔灯会 , 几千人参加表演 ,
                  后被收入论文集 《 中国渔岛民俗 》。 1991 年 9 月 , 并由温州电视台播出洞头渔灯闹元宵盛况 。 尔

                  《 再谈洞头海岛民俗 》 刊载于 《 温州民俗 》 第 4 期 后 , 还评选出优秀渔灯 。 1997 年洞头县开始举办
                  上 。 杨志林有关民俗的论文 《 修造民间公墓之我 “ 渔家乐 ” 民俗风情节 , 灯会更是配合表演 。 洞头
                  见 》 发表于 《 浙江民政 》 第 10 期上 ( 发表时有删 海岛民间灯会有龙灯 ( 舞龙 )、 狮灯 ( 舞狮 )、 马灯
                  节 , 并更名为 《 修造民间公墓利弊浅析 》)。 1993 ( 常伴古装戏队伍配合表演 )、 鱼灯 ( 内容最丰富 ,
                  年 ,《 洞头海岛婚俗琐谈 》 在温州市民俗学会年会 各种各样的鱼虾蟹造型的灯都有 )、 兽灯 ( 制作各

                  上交流 , 并被节选刊载在 《 广东民俗 》 第 3 期上 。 种兽面灯 , 配合鱼灯巡游 )、 迎火鼎 ( 俗称火锅 )
                  1996 年 ,《 要弘扬富有海岛特色优秀民俗文化 》 参 等 。 此外 , 原来迷信色彩较浓的水灯放漂 、 孔明
                  加洞头县海岛文化建设研讨会交流 , 获论文评选 灯放飞也经过改造 , 用于喜庆气氛渔乡灯会中 。
                  一等奖 , 并在浙江省群众文化学术讨论会上宣 除了继承传统的渔乡灯会外 , 新制作的灯还根据
                  读 。《 海岛民俗与海洋经济的关系 》 发表于 《 浙江 洞头海岛发展变化 , 创作出 “ 五岛相连工程 ” 的桥

                  方志 》 2000 年第 3 期上 , 并获温州市第八届哲学 梁模型 、 渔业生产工具渔轮模型以及 “ 望海楼 ” 模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 论文类 ) 优秀奖 。 1996 年 2 型等 。 新制作的灯有了创新发展 , 增添时代特色
                  月 , 洞头县地方志办公室编印了杨志林的专著 和生活气息 。 这些灯具大多以篾扎纸糊或布包 ,
                  《 洞头海岛民俗 》, 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叶大兵 、 中间设有干电池灯光照明 , 有的还可喷射焰火 。

                  《 温州市志 》 副主编侯百朋为该书作序 。                          现在这些渔灯 ( 包括龙灯 、 狮灯等 ) 工艺已被列为
                      1991 年 5 月 , 吴在标的民俗论文 《 海岛庙宇 洞头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
                  和庙会活动 》 参加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庙会文化                             ( 二 ) 其他民间艺术
                  理论研讨会 ( 在陕西省宝鸡市召开 ), 并在会上                            洞头海岛的民间工艺 ——— 贝雕 , 若从贝串 、
                  宣读 。                                            贝堆算起 , 可谓历史悠久 。 1971 年 , 还创办了洞

                      2004 年以来 , 邱国鹰在 《 温州日报 》 发表了一 头县贝雕工艺品厂 , 其产品曾出口巴塞罗那 。 20
                  些反映洞头海岛民俗特色的文章 , 如 《 七月七与 世纪 90 年代起逐渐衰退 , 但仍有一些贝雕艺人
                  “ 巧人儿 ”》、《 水灯习俗谈 》、《 民间戒赌歌谣 》、《 渔 仍在不懈努力 , 坚持创作 。 1996 年 , 叶永福创作
                  船上的 “ 动物世界 ”》、《 渔船高挂 “ 头鬃旗 ”》、《 渔 的贝雕工艺品 《 云海流音 》 获浙江中国民间艺术


                                                              5
                                                               9
                                                                1
   672   673   674   675   676   677   678   679   680   681   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