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3 - 洞头县志(1991-2005)
P. 703

第十八编 文化 广电
                                                                                                  第七章   文物工作

                  至 2001 年 , 完成了北沙妈祖宫两侧 3 间民房的拆 立了三级品以上藏品档案 。
                  迁 , 并对两廊 、 戏台进行修缮 , 改造了门面 。                         2004 年 , 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桐桥 “ 军
                      2002 年 , 投资 83 万元 , 塑造了洞头解放烈士 民友谊池 ” 进行清淤 , 安装了排污管道 , 并对围墙
                  雕像竖立于洞头烈士陵园内 ; 投入 38 万元对洞 进行整修 。 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东沙妈祖
                  头杨府庙前殿 、 戏台等进行维修 。 是年 , 组织木 宫进行挡浪墙加固 , 并修复了妈祖神像因湿气而

                  结构文物保护单位的文保员参加市消防安全 断裂的手臂 。
                  培训 。                                                2005 年 , 对东岙张振声纪念碑进行修护 。 是
                      2003 年 , 建立了文物库房 , 推行总账和分类 年 , 编制完成 《 洞头县 “ 十一五 ” 文物保护发展规
                  账 , 并对文物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核实盘点 , 建 划 》。



                                    第三节文物保护单位补充介绍




                                                                  柱 。 门上方悬有沙孟海所题 “ 泽被侨乡 ” 牌匾 。

                      一 、 洞头杨府庙                                   主供唐代漳州刺史陈元光神像 。 1999 年 11 月 18
                                                                  日被列为洞头县文物保护单位 。
                       位于洞头县东屏镇洞头村 , 即洞头渔港北侧
                  码头上方 。 为晚清建筑 , 具体修建时间不详 。 为                         三 、 中仑真武殿
                  五开间 , 面阔 15.8 米 , 进深 25.85 米 , 总建筑面积
                  427 平方米 ; 抬梁歇山顶合院式木结构建筑 , 主要                         位于洞头县东屏镇中仑村 。 始建于清乾隆

                  由大殿 、 拜亭 、 露天戏台三部分构成 。 主供北宋 年间 ( 1736 — 1795 ), 咸丰年间及民国期间都维修
                  名将杨延昭神像 , 此外 , 塑有杨令公 、 佘太君 、 焦 过 。 五开间 , 面阔 17.6 米 , 进深 25.5 米 。 建筑面
                  赞 、 孟良神像 。 1992 年 4 月 20 日被确定为县级 积 441 平方米 ; 占地面积 450 平方米 。 由山门 、 戏
                  文物保护单位 , 保护范围为 448 平方米 。                        台 、 两厢 、 大殿组成合院式砖木结构 。 山门单层 ,
                                                                  硬山顶 、 戏台紧靠山门而建 , 中隔天井 , 面对大


                      二 、 东岙陈府庙                                   殿 。 大殿 3 开间 。 正殿檐廊的东西两旁山墙上
                                                                  各开单扇边门 , 供平时出入之用 ; 悬山顶 , 盖阴阳
                       位于洞头县东屏镇东岙村 。 始建于清同治 板瓦 , 向天井檐口置勾头 、 滴水 。 主供 “ 镇天真武
                  二年 ( 1863 ), 后经多次维修 。 五开间 , 面阔 16.1 灵应佑圣帝君 ”。 1991 年 9 月 27 日被列为洞头

                  米 , 进深 31.4 米 , 建筑面积 1011 平方米 。 沿中轴 县文物保护单位 。
                  线依次为门廊 、 门厅 、 戏台 、 两厢 、 山门 、 大殿 。 门
                  廊单层 、 五柱开间 ; 门墙两层 , 墙上安有标志说明                        四 、 鹿西清福禅寺
                  碑 ; 门厅两层五开间 , 单进 、 提梁式 、 硬山顶 ; 戏台
                  背对大门 、 六柱 、 三升双下昂 , 上托十七格藻井 ,                        位于洞头县鹿西乡 ( 岛 ) 山坪村东南山岙水
                  中为八角三重斗拱收拢成尖攒式 , 顶平 ; 两厢各 库边 。 坐北朝南 , 后有奇岩松林 , 环境幽静 。 始

                  五开间 , 双层提梁式五架梁结构 , 一层绘戏曲人 建于清初 , 当时称 “ 三保殿 ”; 嘉庆年间 ( 1796 —
                  物 、 二层向天井一面设护栏 ; 大殿五开间 , 穿斗式 1820 ), 玉环尤大海法师主持扩建 , 并更名为 “ 清
                  四进十三檩 , 歇山顶 、 山门明间半圆形 , 左右两 福禅寺 ”。 为三进三开间 , 总进深 20 米 , 总面阔


                                                                7
                                                               1
                                                              6
   698   699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