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3 - 洞头县志(1991-2005)
P. 713

第十九编 卫生 体育
                                                                                                  第一章   医药卫生

                  又发现 2 例 , 经严格控制 , 未发生二代病例 。 是                       【 流脑 】   洞头海岛 1954 年始见疫情 。 此后
                  年 , 开展腹泻病人调查 。 1993 年发现 1 例 。 1994 每年均有疫情发生 , 以 3 月下旬至 4 月中旬为发
                  年 6 月 26 日发现该年首例 , 到 9 月 18 日止 , 霍乱 病高峰季节 , 每隔 8 — 10 年出现一次流行高峰 ,
                  病共流行 85 天 , 共发生 32 例 , 其中重型 5 例 、 中 每隔 4 — 5 年出现一次流行次高峰 。 1963 年发病
                  型 10 例 、 轻型 17 例 , 经严控治疗 , 未造成死亡 。 1061 例 , 为发病率最高的一年 。 1970 年始对 15
                  此后 1995 — 1999 年 , 连续 5 年无霍乱发生 。 2000 岁以下儿童接种流脑菌体菌苗 ; 1979 年后改用流

                  年发生 1 例 , 2001 年发生 4 例 , 均得到严控治疗 。 脑多糖体菌苗 , 每隔 2 — 4 年施种一次 。 1988 年
                  此后至 2005 年 , 均无霍乱发生 。 1999 年始 , 开设 始改为专供 3 岁组儿童接种 。 1991 年以来 , 流脑
                  急性肠道传染病门诊防治 。 2000 年 , 检出霍乱病 病例发生较少 。 1991 — 1999 年 , 共发生 8 例 , 平
                  人 1 例 ( 为 “ 小川 ” 型 ) 后 , 立即对密切接触者进行 均每年不到 1 例 。 自 2000 年始 , 就没有发生流脑

                  粪检 28 份 , 并对病家环境及水样采样 5 份 。 2001 病例 。
                  年 , 采检急性肠道传染病标本 160 份 。 2002 年 ,                    【 性病 】   洞头海岛解放之前有性病流传 , 以
                  16 号强台风 “ 森拉克 ” 过后 , 出动卫生防疫人员 梅毒为主 , 其次是淋病 。 1955 年曾对大门区 122
                  132 人次 , 外环境消杀 7600 平方米 , 饮水消毒 670 名村民进行体检 , 发现康氏反映阳性率高达
                  户次 , 监测 270 份 , 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 此后 , 58.2% 。 1957 年开始检查治疗 , 至 1963 年宣布

                  急性肠道传染病防控诊治更加严格规范 。                             基本消灭性病 。 1989 年又出现性病 , 共 6 例 。
                      【 伤寒 、 副伤寒 】   建县初期为常见肠道传染 1991 年以来 , 一直都有性病发生 , 以淋病为主 。
                  病 。 1953 年始用菌苗预防接种 , 施种至 1987 年 。 1997 年发现 1 例梅毒 , 此后梅毒发病率呈上升趋
                  1970 年以后 , 发病率就明显下降 , 偶有病例间断 势 。 2005 年 , 淋病 、 梅毒的发病数分别为 35 例和
                  发生 。 1991 年以来仍然如此 , 除 1995 年外 , 每年 33 例 。 1993 年始 , 洞头县开展对性病监测 , 当年

                  均有伤寒或副伤寒 ( 大多为副伤寒 ) 病例发生 , 最 监测 270 人份 ; 还对对台劳务输出人员进行艾滋
                  多的是 1992 年 , 发生 10 例 , 均为副伤寒 , 而少的 病监测 , 当年监测 106 人份 。 1994 年 , 县人民医
                  年份 1993 年 、 1994 年 、 1999 年 、 2000 年也各发生 院和大门医院均建立性病监测点 。 截至 2005 年
                  1 例 , 平均每年发生 3 例 。                              底 , 洞头县没有发现艾滋病病例 。

                      【 麻疹 】   多发于 10 岁以下儿童 , 20 世纪 50                【 百日咳 】   1991 年以来 , 偶有发生 , 其中 ,
                  年代及以前 , 发病率高 , 每隔 2 — 3 年出现一次流 1992 年发生 6 例 , 1993 年发生 2 例 , 还有 1991
                  行高峰 。 1958 — 1961 年始曾用紫草根煎剂 、 胎盘 年 、 1999 年 、 2000 年 、 2004 年和 2005 年各发生 1
                  粉 、 尿泡蛋等大面积服用治疗 , 收效不大 。 1967 例 , 其余年份无百日咳病例发生 。
                  年始 , 在局部地区试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 1968 年                        【 疟疾 】   自 1991 年以来 , 除 1992 年和 1994

                  扩面接种 。 1979 年又将麻疹疫苗接种列入儿童 年各发生 1 例外 , 其余年份均无疟疾病例发生 。
                  计划免疫重点 。 1984 年后改为 8 — 12 月婴儿初 发生的疟疾均为间日疟 。 1992 年发现的 1 例疟
                  种 , 7 岁儿童复种 。 1991 年以来 , 麻疹的计划免 疾是广东输入病人 。 自 1993 年始 , 洞头县开展
                  疫接种更加规范 , 接种率均在 95% 以上 。 1991 流动人口和 “ 三热 ” 病人病原学监测 , 从而有效地
                  年以来 , 麻疹病情发生率明显下降 , 病例间有发 消灭疟疾病 。

                  生 。 除 1995 年外 , 每年均有麻疹病例发生 , 1991                    除上述这些较典型的传染病病例外 , 由于解
                  年发病最多 , 共 74 例 , 而发病少的 1992 年 、 1994 放以后 , 特别是 1991 年以来 , 防疫保健工作的加
                  年和 2002 年均为 1 例 , 2004 年和 2005 年略有上 强 , 使一些传染病已极少发生或一直没有发生 。
                  升 , 分别为 23 例和 13 例 , 平均每年发生 10.4 例 。                1991 年以来 , 极少发生的传染病还有 : 脊髓


                                                                7
                                                              6
                                                               2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