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9 - 洞头县志(1991-2005)
P. 749
人 物
党领导的文化界救国会 、 生活教育社的抗日救亡 东省委常委等职 。 1984 年加入共产党 。
运动 , 参加了党领导的教育组织 , 并担任领导工 1942 年陈肇斌考入国立东南联合大学 ( 后改
作 , 进行反对汪伪的斗争 。 1942 年春离开上海到 为国立英士大学 ), 1947 年毕业于该校经济系 , 获
江西 、 桂林及重庆等地 , 参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 法学士学位 。 由于当时国民党的通货膨胀政策
统一战线的工作 。 1945 年底回到上海 , 组织和领 造成整个社会经济激烈震荡 , 引起了他对现实经
导教师运动 , 进行争民主 、 反内战 、 反饥饿 、 求生 济问题的浓厚兴趣 , 在大学学习期间 , 就在上海
存的斗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1950 年 3 《 大公报 》、《 财政评论 》 等报刊上发表多篇经济论
月 , 余之介被调至中央教育部任中等教育司编审 文 。 1948 年 , 由文化服务社出版了他的 《 通货膨
组长 、 中央教育部人民教育社编辑 , 中央教育部 胀与中国经济危机 》 的专著 , 时年仅 26 岁 。
部长办公室主任秘书 、 中央教育部部长秘书 、 综 新中国成立后 , 陈肇斌被调到北京 , 在中央
合大学司教学组长 、 专员 、 业余教育处副处长 , 中 财经委员会统计处及编译室国内经济处工作 , 负
央教育研究室研究员 。 余之介多年从事教育 、 编 责编辑 《 中央财经通报 》、《 中国经济简报 》 等 , 任
辑工作 , 为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 组长 。 1952 年 , 东华书局出版了他与人合著的
余之介于 1946 年春在上海加入民主促进 《 恢复时期的中国经济 》。 1953 年后 , 先后调到财
会 , 历任民进中央委员 、 民进北京市委员会常委 、 经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务印书馆外国哲学社会
专职副主任等职 。 1958 年始担任民进专职委员 科学编辑室担任经济编辑工作 , 主编过 《 商业译
后 , 他以主要精力从事民进工作 , 为团结和教育 丛 》、《 对外贸易译丛 》。 1953 年 。 世界知识出版
知识分子 、 为党的爱国统一战线做了大量工作 、 社出版了他的专著 《 美国控制下的日本 》、 东华书
作出杰出贡献 。 自 1955 年始 , 余之介连续五届 局出版了他与人合著的 《 美国奴役下的日本经
担任北京市政协委员 。“ 文化大革命 ” 中 , 余之介 济 》。 1962 年应聘赴暨南大学经济系任教 , 讲授
受到冲击 , 被当作 “ 走资派 ” 批判 , 但仍坚持原则 , 《 社会主义商业经济 》、《 商业史 》、《〈 资本论 〉 选
立场坚定 。 粉碎 “ 四人帮 ” 后 , 他欢欣鼓舞 , 虽在 读 》、《 政治经济学 》 等课程 。 先后任暨南大学 、 中
病危期间 , 仍关心党的统战工作 , 直至逝世 。 山大学副教授 、 教授 、 研究生导师 、 经济研究所副
余之介 1937 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 但解 所长 、 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所长 、 广州大学经济
放以后 , 由于统战工作的需要 , 他服从组织决定 , 研究所所长等职 。
一直都没有公开共产党员的身份 。 在 “ 左 ” 的思 “ 文化大革命 ” 中 , 他被下放农场劳动 , 仍孜
潮下 , 他备受压制打击 , 但都默默地承受着 , 做出 孜不倦地学习和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各类问题 。
常人无法想到的牺牲 。 直至 1980 年 3 月 , 余之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 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
逝世一周年后 , 党组织才公开了他的身份 。 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 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特区建
余之介一生忠于人民事业 , 坚持原则 , 工作 设倾注了巨大热情 , 进行忘我的工作 。 他承担和
认真负责 , 联系群众 , 关心别人 , 生活俭朴 , 意志 主持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 中国经济特区综合研
坚定 , 是忠诚的民主战士 。 究 》 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沿海开放地区经
陈肇斌 济发展研究 》。 1984 年广州科普出版社出版了他
主编的中国大陆地区第一本特区经济专著 《 中国
陈肇斌 ( 1922 年 9 月至 1993 年 5 月 ), 男 , 大 特区经济 》。 1984 — 1987 年 , 主编了 《 特区与港澳
门镇人 。 经济研究通讯 》( 后改名为 《 特区与港澳经济 》)。
陈肇斌 , 中共党员 。 曾任民盟中央文教科技 此后 , 他编著或参编的还有 :《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
委员会委员 、 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主任 、 民盟广 价格 》、《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 》、《 香港市场与价格 》
3
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