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崇祯开化县志(点校本)
P. 13

际岭,下经高阳。源俱达马金,合流曰马金溪。西南注四十里,经钟山下环

            县治,复东南流达华埠,始容舟入常山境,而溪渐大。见《一统志》

                 马尪溪县东十五里,发源白马山下,合太驶、小驶二涧,西南三十五
            里至常山境,注于金溪


                 声口溪县西二十里,乃池淮溪之下流。旧志云:瀑泉所集,因以成溪,
            水声常如风雨。东南流十五里达孔埠入金溪

                 池淮溪县西三十里。凡两源:一出歇岭,一出大溶岭。合流至藤岩下,

            其地曰池淮畈,故名。东南注声口

                 龙山溪县南三十里,凡两源十二曲,一源出梨岭,一源出壕岭。下东

            南流五十里达华埠,注于金溪

                 龙潭县东北,钟山下,长可三里,两涯高山。潭中多奇石。遇旱当于

            此激龙致雨

                 石龟潭县北十里,水浒有石俨如龟,故名

                 杨淮水县西三十里,源出饶乐平

                 银岭水县东北七十里

                 桃溪水县西北三里

                 汪边溪水县西五十步,源出讴歌岭下,南流绕县右,注大溪

                 义泉县东北百步,广仅十尺,深不盈仞。泡湧如沸。冬温夏凉。其味
            甘美。不涸。汲者相望,称为义泉。邑侯朱谕有铭

                 第一泉县西山下。冬涸夏洌,甘美特异。方豪有铭

                                                                        13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