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5 - 康熙开化县志(点校本)
P. 125
·94· 开化历代方志集成(康熙) 第三卷 ·95·
赔之累。故康熙三年,清丈乃将荒绝无征之银,散加于实在田地之上, 之矣。伏乞宪台俯念生民攸系,利弊相关,急赐转详题豁,德泽无
是因荒绝而有虚加。今奉驳查,事关地方利弊,敢不悉心。只缘虚 涯矣。今将缺额虚加田亩,备造清册并卑职印结,一并申送。蒙本
加田亩无段落可稽,实难复业,非比别郡荒绝有旧址,或日渐得辟 府正堂姜具结转详在案。
者同。开邑之虚加,实系永世之害。伏恳宪台赐查前案,恩鉴实情
特疏,上达宸聪。按实数以起征,除虚加之赔累,庶开邑民困可以 开 采
永苏,而恩德万世不磨矣!
康熙二十一年,邑侯吉公祥详文:为太平今日,复见事查看开 明万历二十六年,矿税事起。有谓开化六都大尖坞、八都乌哨
邑之缺额田土,盖因地处万山,凭溪筑石,冲决靡常,是以开、石、 坞及四都三处,矿洞可开者,时采矿曹内监委官马忠,挟诸商至县。
龙田有缺额二百五十一顷四十亩一分,金、玉田有缺额一百二十六 起工先挖大尖坞,开两月采矿砂四千斤,约百斤烹得银一两,不偿
顷七十四亩四分,云、崇田有缺额三百二十九顷七十九亩三分,地 所费。于时,邑侯刘防范周详,奸徒敛蕺。及内监亲临,侯不激不随,
有缺额五百四十顷五亩三分,塘有缺额八顷五十五亩四分。当年奉 调停上下。然矿利既目击乌有,又不肯空返。侯不得已,议将云雾
文清丈之时,自宜据实报明,庶不致永贻积患,乃前令王公任,惟 山官木召拚,得四百金抵充矿价。内监既去,矿洞仍封,苛敛不行,
虑额赋难亏,自顾考成速竣,竟将所缺田地虚粮加入实丈数内以充 民不知役,地方晏然。仁侯之力也。后三十年而有议采木云雾之事。
原额。故康熙十年,奉文编审。前任崔知县以虚粮重累等事,据里 云雾山者,邑宦宋氏山也。僻在二十四都,界德兴,延袤颇广,
民之呈申详,前督宪刘、前抚宪范、田批司行查其府县之详与院批司 而中阻深。嘉靖间,吾氏与宋构讼。吾黠甚,扬言此山薮盗为不轨,
驳案牍炳存。忽遇十三年闽寇之变,未蒙各宪具题。后值恢复地方, 以耸当道而倾宋。勘者至,则植帜举烟惑之。宋宦长者不与争,入
恩蒙各宪为遵谕陈言等事一案,清查荒田绝丁,而开民又不敢将未 此山于官,而讼遂息。官为令,每五年一焚林菁。迨明万历中,刘
经题允缺额之虚粮擅除,仍将原额造报。今查恩诏下颁,凡被贼蹂 邑侯有拚木抵矿之议,土人李辛戒等纳价四百拚之。盖宋氏所遗,
躏地方,生民困苦,应行应革。关系利弊事宜,督抚详加察明具奏, 尽于此番矣。不知何故,山名四驰,奸徒垂涎。天启初,有耸两台
正千载一时之遇,开民更生之会,宜士民之痛哭陈情,而吁请哀乎也。 愿自备工本采木助辽饷者。事下本邑,已而竿椟纷至,皆大力者主之。
再查遵谕陈言事案内有云,各属十七八年,荒绝钱粮准其豁免,其 王侯曰:此非躬勘,无以塞谗口。遂深入其阻,据实申报。邑人亦
未垦田地招民开垦。十九年,征粮一半。此指有田地都图抛荒而言也。 始知此山之实无木也。然奸徒意未已,竟走京师。适大工兴,旁搜
若夫开邑之缺额虚粮一项,独异于他邑,无都址之可稽,无号段之 利孔言路,遂有摭其说以闻者,甚谓山方千里,木可栋明堂,地可
可考,且现在之荒弃,尚难招垦,以仰副征输,焉能征无田之赋? 兴屯。旨既下,浙上下愕。眙利害叵测,邑巨姓及邻山居氓,汹汹
见在之疾苦,尚蒙恩豁以苏民困,况系积患未除。今若责见在之民 将逃徙。而但侯方下车,毅然身任之。亟往勘,如王侯言。则陈“七
代包赔纳,不惟缺额之虚粮莫可追征,而恐见在之里户又将驱而逼 不可”“一不必”。侃侃争之。未几,道尊孙、郡尊舒复勘,知侯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