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7 - 康熙开化县志(点校本)
P. 167

· 136 ·  开化历代方志集成(康熙)                   第五卷                    · 137 ·

 日兴,代有名德。公其冢子也。性至孝。父爱延客,多至午夜,公  不但诗酒倡和,如古耆英会也。

 帣鞲侍立终席,执烛伺寝,而后敢安。父殁,遗券二箧,公悉焚之。
 济急拯困无虚日,虽屡空弗恤也。性尤宽厚,生平未尝一失言色于人,      事 功
 贤愚咸亲爱之。过其境,必以望见颜色为幸。以故明季,寇兵充斥,
 过门俱敛戢而退。生二子,长南龄,次南极。龄举进士,任余干令,
                 唐
 公暨宜人,至任三月,即束装返,曰:“勿以二老累百姓也。”惟以
 敬慎清洁,无辱先人为戒。南龄历任太原、松江郡丞,俱以廉爱著闻,  张自勉 原名御,字子平。生而志远谋沉,善鞍马。唐末盗起,

 擢安陆知府。南极负德隐居,孝友夙著,颇为宗党所推。公先以覃  御屯戍捍御,乡郡以安。声闻朝廷,辟为征南行营。父曰:“汝宜善
 恩敕封文林郎、江西余干县知县,又进封奉政大夫、山西太原府同知。  自勉成功。”遂更名“自勉”。后以郑畋荐,破黄巢、王仙芝,功拜
 享年八十有六,而耳目精神不少衰。及没,远近闻者莫不痛惜流涕,  淮南招讨使。归,卜居县北二十里,称珠山张村。年七十余卒,敕
 所居名通德里,至比诸郑公乡云。  葬石姜之北,赐秘器、金玉音乐,官为留地一十五亩。
 汪康百 字元熙。性孝友,寡言笑,抚犹子衍如己出。生平踽
                 宋
 踽独行,不随人俯仰。崇祯九年,以贡授楚藩司理,署篆江夏。时
 际倥偬,多所补救。调闽阃参军,遂拂衣归。徜徉山水间,喜圃史  江景房 字汉臣。初仕吴越钱氏,为侍御史。钱俶纳土,景房
 养生等书,日手一编寻绎,不与外事沧桑。后遁迹六都月山下,深  实上其图籍,维时地狭赋烦,田亩米三斗。景房慨然叹曰:“吾不忍
 潜自珍,日与野老课量晴雨,吟弄风月而已。年六十时,兄司空授  数州之民重困不已。”乃悉沉其籍于江,诣银台自劾所以亡失状。太
 之以杖,铭曰:“非竹非肉,予手予足。登彼西山,思古伯叔。”公  宗大怒,几戮之,谪沁水尉。未几,谢病归,绝口不道沉籍事。厥后,
 因自营生圹于芝湖之右,称西山逸民云。  子孙显盛,人以为阴德之报。

 方震亨 字元初,号存耕。天性孝友,幼年失怙,事母至孝。  吾 渭 字源清。宋建隆间,为曹彬参军,谋略英断,有平江
 母寿八旬,问寝视膳,数十年如一日。二弟在襁褓,皆教育成立。  南之功。
 笃学嗜古,试辄冠军。受知江文宗,首拔食饩。癸酉,闱牍。为房  张 昇 字道章,举进士。为楚丘主簿,转韩城令。王曾称其
 师钟公呈荐,几得复失。崇祯乙亥,拔贡。经书论策,如乡会试例  有公辅器。迁度支员外郎。夏竦经略陕西,荐其才,换六宅使、泾

 本房项公首荐焉。里居自课后裔二弟三子六孙,皆授一经,可续书香。  原秦凤安抚都监。未几,以母老求归,或指为避事。范仲淹曰:“张
 好为亲友排解,有仲连彦方之风。至于饶寇啸聚,运筹靖乱;岁饥,  昇岂避事者?”乃许归养。历官天章阁待制知庆州,改知秦州。至
 设厂倡义赈粥;协修学宫,创尊经阁,种种义举,难以枚述。日从  和二年,召兼侍读,拜御史中丞。帝见昇指切时事无所避,谓曰:“卿
 诸缙绅先生游,阐明理学,以“忠恕”二字身体力行,商确行善事,  孤立,乃能如是。”对曰:“臣仰托圣主,致位侍从,是为不孤。今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