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1 - 康熙开化县志(点校本)
P. 221

· 190 ·  开化历代方志集成(康熙)                   第六卷                    · 191 ·


 辄变赤。见《一统志》
                 大将墓
 钱王冢             县北王山乡之石姜坂。唐天复间,敕葬张自勉于此。石翁仲今

 在县西一百三十里云台真子坑。旧传,吴越王钱镠祖茔也。钱  有存者。
 氏微时,有子随地埋人至此,其人曰:“此水九曲,列岫如屏,苟葬
                 吾侍郎墓
 此,子孙必有兴者。”取枯竹标识,数日合。钱往视之,竹已活,遂
 拔去,绐曰:竹无所见。潜以父骨葬之。有倒生藤,常拂墓城如扫。  在县北钟山下。宣德间,勅葬吾绅。

 樵人以刀断之,膏液流丹。钱氏为王时,冢下涧水朝夕二潮,亡后
                 李公亭
 不复有矣。
                 正德八年,饶寇犯境,都指挥李隆统兵力战,贼遁民赖以安。
 相坞          事闻,迁参将。民为立祠于西城,今有遗址。
 在县西半里许。旧传,唐魏郑公家冢也,或以为魏謩所葬。土
                 刘公亭
 人耕犁所及,得古器如铛而有足,一锣有文如篆。潘骥诗有“唐朝
 相冢今何在”之句。       在城南。邑旧无城,饶宼至,县令杨灿筑土城御贼,民赖以安。
             事平,佥宪刘秉常深虑非久远计,乃与同知伍文定相地势,量材鸠工,
 江家墓
             筑今城。民为立亭以识其功。
 在县北百步。五代时,江氏聚冢。初为墓时,未置县,有善阴
                 水月亭
 阳者,谓葬后当出斗粟官。及置县,官为留地四十亩。自五代至宋,
 踵世科者九十九人,登显要者亦数十人。  县东金钱山下。正德间,知州徐玱建。后给谏徐文溥开讲于此。
             遂匾其堂曰:谏议讲堂。
 徐氏拜扫坛

                 永安宝塔
 在县北一里崛坡。有墟墓六七,内两墓高一仞,有半砖,上有“唐
 贞观二十二年戊申”字。相传谓李世绩兄弟世光昭穆葬此,后削籍  在通济桥东,金钱山麓。万历十六年六月朔,洪水泛涨,渡船
 为徐。         弱死数十人,汪侯应望建此镇之。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