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5 - 雍正开化县志(点校本)
P. 295

295



                   崖接天,太阳不照。未五步,即怪石迷人,阴风夺魄,缘窦触穴,始得再窥左右。其不可一

                   也。初谓山势既大,其中必另有一乾坤。卑县越阻驰险,差可十余里,境穷矣,更无地步可

                   进,惟见铁壁千寻,寒山万仞,不但人迹所难到,即飞鸟为之不栖,猿猴为之不游,虎豹亦

                   为之不穴。其不可二也。初谓斧斤不施,必有数百年如鳞如羽之异材。卑县自浅达深,一步

                   一顾,但见入眼都是臃肿危石,递结拱把。询其所以,曾一伐于嘉靖乙丑,止得价千金;再
                   伐于万历戊戌,止得价四百金;兼之一冬许烧一度,合抱从何得来?其不可三也。初谓外貌

                   虽觉寂寥,中扃必成富有。乃抬头而盼绝顶,徒有想像,其缥缈无云梯之可上,无栈道之可

                   通,即其巅邓林蔚起,将何策而挽之?千峰之外,且何路而出之重渊之中。其不可四也。初

                   谓不必买山,止费人工,亦自一快。乃临壑,则万转纡盘,过王阳之九折;摩崖则节节嵯峨,

                   穷凿道之五丁。其长者,非神输必不能走曲涧;其巨者,非鬼运必不能超层峦。即以费计之,

                   损十两之金尚难致一两之木。其不可五也。若周遭纵广,更有可说。德兴、玉山、开化三县,

                   相距不百里,此山正在中央。以三邑鸡犬相闻、犬牙相错之地,而其中更向何处安顿?一千

                   里之山,所谓荒田者不过一分,是官民界止,行路尚无驻足之所,不知何处可以屯田?其不

                   可六也。至于民间蓄木,开化诚有之,然未有一株可备栋梁之用。盖开化人橐中无长物,仓
                   中无积粟,野中无良田,止藉此蓄山一节为恒产,俯仰取给,饔飱取给,赋税取给,养生送

                   死皆取给,而每插苗四千才得一千出林,二十年仅可值数分,三十年亦不值一钱。虽素封之

                   家,必不能留至三十年以外。今卑县目中所见,皆围不盈尺,长不满二丈,朝廷需此何用?

                   且开采之令未下,近山居民已逃去其大半。政恐此法一行,小则流离载道,大则激而成变。

                   其不可七也。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邦定赋,算无遗策。穷乡有田一区,土一抔,偶一

                   漏额,便有常刑。一山许大,而从古至今不人编派,岂立法者故留此宽然有余之地,待后人

                   从容搜括?想万古日月所不临,亦万古物色所不及,本为造物之所弃,谅亦人巧之所遗。是
                   则,卑县之所谓不必开者此也。窃意掌科原无成心,听商人言之凿凿,遂断然以为可行,意

                   其少纾目前之急。倘蒙宪台披沥亲切,又未必不断然以为不可行,立解山县向隅之泣也。卑

                   县鄙见如此,敬以其图上。大都深可十里,周回五十里,距坞口一里为马梁坑。稍进为荒田,

                   则官民山分界处,刘抚台立石尚存。又进为小葫芦,又进为大葫芦,又进为黑龙洞,又进为

                   狭龙。自狭龙攀崖而上,向东为东源,即苍潭;向西为西源,即吊桥。两崖对峙,龙渊中隔,

                   即其尽头处。然是图也,上之自今日,是曰《云雾山图》;若上之既开之后,则为郑侠《流

                   民图》矣。念卑县官微言轻,欲补牍而无其地。计宪台片言回天,必朝上而夕报,可为此具

                   揭。





                                                                                                   295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