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8 - 雍正开化县志(点校本)
P. 308

308



                   于是乎书。




                        县学七贤堂记             鲁    贞字起元

                       学校之设,所以教人为学,以成其德,而措诸事业者也。为臣而忠,为子而孝,既达则

                   以其所学行之于时,未达则以其所学笔之于书,惠足以及于人,文足以传于世,斯可以为学
                   之成矣。前乎今而有如是之人,则祀之于学,以师表于将来;后乎今而有学者,则笃志力行,

                   以求继乎前人。先贤之所当祀者盖如此。至正十三年冬,四明程公卫来教于学。明年秋,太

                   原赵侯起岩来尹兹邑,皆有意以兴学。学东有亭三间,程公议以祀邑之先贤,赵侯从之,遂

                   葺以为先贤祠。按图志得七人焉:唐魏謩,有墓在县南相坞,相坞由魏公得名也;宋赵抃,

                   少贫,尝教授生徒于邑人余仁合家,又尝读书于招福院之萃清阁;江景房,为吴越侍御史,

                   钱氏纳土,景房奉图籍以献,中途沉之江,两浙得免重赋,景房之力也;程俱,长于撰述,

                   官至少监,有《北山小集》;邹补之,尝受业朱、吕之门,于《春秋》《语》《孟》皆有所

                   注;赵汝标,为蕲州通判,嘉定壬午,虏围城三月,救兵不至死之;魏亨中,至元丙子起义

                   兵,从陈宜中浮海以死。自江以下,皆县人也。若魏謩、赵抃立朝大节,非学之行于时者欤!
                   若邹补之之注经,非学之笔于书者欤!若赵汝标、魏亨中,非死于忠者欤!若江景房之沉籍,

                   非惠之及于人者欤!若程俱之撰述,非文之可传者欤!是皆学之有成而能措诸事业者也,祀

                   之于学宜矣。于是,揭其匾曰七贤堂。会邑之余氏有田愿献之官,主簿脱脱命归之学,以供

                   七贤之祭祀。诸生买石求记其事。贞谓兹邑居浙水上流,山川雄秀,必生异人,是以诸贤出

                   焉。诸贤以后,必又生豪杰之士,出而绍程朱之余绪,明孔孟之正学,居则修之身而能尽其

                   性,出则见于事而能尽人之性,使兹学英才之盛过于七贤,则程公之立祠不为无所助矣。



                        三达尊记          邵   骥

                       三达尊,德爵齿具焉,而以名祠,隆敬也。在礼有瞽宗之祭。瞽宗,学宫也。凡有道德

                   可师法者,通得祀焉。盖学政也。大夫士爵有列于朝,齿有贵于乡,世世相望,皆以名德。

                   则其游居宇牧之地,亦相与奉之以为名教主,曰此吾乡邑先生也。于是堂焉貌焉,若有见乎

                   其位者,所以象其威仪恂栗,人不能忘之意。有一于此,应祀典矣。开化为衢支邑,其山川

                   环秀,风俗醇雅,人皆乐善而好儒。自清献公幼学壮行,尤所属意,一时所与以奉周旋,至

                   蒙长者之目,厥既退居,与高人胜士游,耽玩禅悦,呫哔问难,至于今故老能言之。北山居

                   士,与公相去未远也。英声爽气,凛然并列于百年乔木之下。时则有若李公光,宋政和间知

                   县,赴召发之于鸣弦之暇,实有道义相忘之好,唱酬往复,殆无虚日。二公亦由此接武被召,


                   308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