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雍正开化县志(点校本)
P. 32
32
下降,因以名山。后得道飞升,丹井犹存。宋道士王自然,有道行,亦弃家修炼。岁旱,于
山祷雨辄应,天师为立开化雷坛。元祐间,即其所居建玉霄宫。参府志
凤凰山在县南一里。如凤展翅,故名。旧有置麻车其下而去者,其西南一带又名麻车
山。
文塔山在县南一里。与儒学相对,亦名文笔峰,即凤凰山嘴。文塔凌霄为八景之一,
鲁贞有诗,见艺文。
独山在县南十里,山在溪中。皇甫仙谶云:独山圆,出状元;独山漾,出宰相。
金钱山在县东百步。世传金、钱二道人炼丹于此。宋时有江天然居焉,因建月波亭于
山北。元蔚彦明有诗。朱晦庵先生诗见《府志》,今补刻于艺文。
王母山在县东十五里。其得名莫详。山高而锐,中有灵湫,俗谓天井。
蟠桃山在县东北五里。岩壑峻立,其上平旷数里,山径萦纾,处处种桃花,时望之如
蒸霞然。
卧佛山在县西四十步。上有翼然亭。五代时,二僧结茅于此。一常夜出,人见有秉烛
前导。一夜卧有巨蛇,蜿蜒与俱,众皆神之。宋皇祐间建寺山麓。一名玉屏,为八景之一。
明陆容有诗。
笏山在县西五里,其形端正如笏。
石耳山在县西一百二十里。周三百里。跨婺源、德兴界。望彭蠡,观日出尤为奇观,
盖南龙祖也。石壁耸立,嵌空如耳状,故名。昔有黄、赵、叶三仙修道于岩畔,有泉及池,
四时不竭。
古田山在县西百里。高十五里。山中虎不啮,蛇不螫。旧有田百亩,田畔出泉,泉出
两窦,潴其下为池,深广尺有咫。未尝干溢,是为龙湫。每旦有云一缕,浮空而上,眡所向
之方辄雨。新安王炎记,见艺文。
云雾山在县西七十里。与德兴、玉山二县交界。明万历后,屡诏采木,知县王家彦、
但宗皋,给事中、原任推官吴适力争而止。见府志
矿山在县东北六十里。万历二十七年,奉诏开采,得不偿失,召拚云雾山木抵解。以
矿盗窃发,设金竹岭巡司守之。
以上二山,邑乘不载,意其有名无实,徒足嫁祸,故抑而置之,使不得与于名山之列。
不然草木生之,宝藏兴焉。岂诚山之不幸也哉。
岭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