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5 - 光绪开化县志(点校本)
P. 705

卷 之 十 四       - 705 -


            不从。次日,妪屦忽为狗衔去,妪逐狗,登山回视,其屋已陷为渊,
            五子尽没。
                 十六都有逆子某,逐其母行丐。至除夜,里人怜而厚与之。逆
            子利母有,迎归,诳以后当赡养。母喜,罄囊与之。逆子得所有,
            仍逐母。母宿古庙,诉于神。次年春,逆子为人负担过古庙,雷雨

            骤至,欲入避,见若有阻之者,不敢入。适有哺鸭者,持盖立田中。
            逆子借蔽盖下,忽霹雳一声,逆子死,哺鸭者无恙。
                 天福寺前一妪,家临溪,凡乞者至门,无弗与。时方刈麦,河
            流骤溢,妪涕泣。适丐踵门,因问,妪告之,丐为揉麦干障,水果
            不入。后遭巨水,此屋砥柱中流,望之人烟如常。今谓之仙屋。
                 台石山下,里人造坝,水急难成。适丐者求食,主人与之。食
            毕,丐令一人荷沙石随其后,信手拨掷,坝立成。屡经洪水,屹不

            动。今名神仙坝。
                 余村有大银杏树,数百年物也。世传仙人掷种于此,果不生于
            枝,惟于树身抽嫩条尺许,结实累累,形视凡果,特小,味亦佳。
            今访此树,出在三十一都厚冈。
                 金水乡余仁合家仙有小溪,赵清献公曾徒涉此溪。众螺病其足,
            公拾一枚,去其尖。至今螺皆半截无尖者。
                 江神童长淇、次渚,江天然孪生子。甫离襁抱,并坐小车中,
            渚突云:“后园梨落篱,问君知不知?”淇即应曰:“不。因风摆树,
            定是鸟踏枝。”时以为神童。淇后任江山教谕。所居去县东二里,名
            潭口,庭前池植芰荷,中起月波亭。朱晦庵先生访之,题其居曰南

            山南,又赋《月波台》诗记其事。
                 汪神童,县北小山社汪裀子。六岁,颖异绝伦,矢口成章,书
            不再读,作文惟倚桌略睡,醒即立就。方棠陵面试之,见其雄博,
            不胜惊异。神童对以“世无丹砂,赤土亦贵”,棠陵因赠诗曰:年方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