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光绪开化县志(点校本)
P. 73
卷 之 二 - 73 -
侧有小口,光自内出,屈身可进数十步,别开一境,深五丈余,举首有天可窥。
少监程俱尝隐此。同治间,创建崇文书院于岩前。 艺文、匾额见书院志
西莲岩县北七十里,六都墩南。宽广倍西岩。右侧一洞,状如虎口,俗
又名虎岩。有泉声潺潺,清澈,可愈目疾。山下有小口,泉自其中泻出,村人
多于此祷雨。
交岭县北七十五里,六都与五都交界,故名。明正德间,寇发,以此为
防御所。隆庆壬申,黄谷方仲清捐建启新亭于其上。有记。
金竹岭县北六十里。有巡司戍守,今移置华埠镇。
汪公岭县北百里,距马金岭十里。上有汪公庙,故名。岭下为狮坑口,
其赋税多属休宁。
马金岭县北百四十里。东接遂安,北界休宁,最为冲要。
际岭县北五十里。与婺源接界。明初,兵下徽州,元将李克鲁退屯浙西
紫溪源,既而前军至界首際岭,元兵逆战,大败之。咸丰间,设关戍守。
风岭与際岭相近,亦接婺源县界。
茶岭县北六十里。东为十五都,西为十七都,山界其中,岭不甚峻,逶
迤上下约十里许。咸丰辛酉,湘阴左文襄公师次婺源,巡哨勇丁曾取道于此及
际岭两路,侦探贼踪。
古田山县西百里。高十五里。山中虎不啮,蛇不螫,有田可百亩,田畔
有泉,泉出两窦,下潴为龙湫。每旦将雨,辄有云浮空而出。新安王炎有记。
石耳山县西百二十里。周三百里。跨婺源、德兴界。望彭蠡,观日出尤
奇,盖南龙祖也。石壁耸立,嵌空如耳。岩畔有泉及池,四时不绝。
灶坑岭县西八十里。界十七、十八两都间。
石龙岩县西八十里。山顶有石横亘如屋,嵌空可二丈。后临溪,深不可
测,祷雨辄应,立祠岩上。
悬石岩县西九十里,汪坑谷中。有巨石横悬于上。岩旁有窦,窈奥不可
测。泉潺湲不竭,有时涌如潮,相传有龙居之。岩上有瀑布飞溜而下,若有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