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2 - 民国开化县志(点校本)
P. 302
·302· 卷十九 人 物 志
开之吾姓,自渭始。(据《光绪志》)
程宿
程宿,字萃十,北源人。端拱元年,进士第殿试第一。时年十八。有叶齐
者,倡论持衡不公,击鼓论之,再试又第一。平章事吕蒙正持其文延见执政,
王沔见而奇之曰:“今之杜牧也。”遂除词林编修。时契丹寇边,以召对称旨,
擢为六州都抚,抚御蛮酋。受命之日,不俟驾而行,至治所,导之以礼,示之
以威,继之以惠,而民皆悦服,酋首无罅可乘,叹息而去。至道元年,代还以
亲老,上表乞恩,上以吴越多盗,授江西安抚使镇守江浙之交,自是盗熄。咸
平三年,益州军变,都虞侯为首王均作乱,诏宿同户部使雷有终讨之,未及行
而卒,朝中士大夫,莫不叹悼,诏赐谥曰:文熙。(据《光绪志》及《程氏谱》)
按:罗愿《新安志》,叙进士题名,于休宁进士查道,属之端拱元年程宿榜,今从之。
程煦(迪)
程煦,字伯宋,北原人。生平好施与,久之无吝色,岁时酌丰凶,竭廪以
济乡闾。或谓恐无以继,可不为他日匮乏之忧。煦曰:“老氏有言,多藏必厚亡。
使吾蓄财以利子孙,是乃吾误子孙也。”有失金于市者,捕得其人,指金归煦家。
有司征之,煦竟不辩,出金以偿。后所亡者败,金复出,有司诘之,煦曰:“为
贫横取以希生,苟可以全之则无较也,不然,是仆陨其躯矣。”人服其贤。又尝
言:“人贵知分,不以死生得丧易其常,则天下之纷纭变迁不能惑人矣。”长子
迪,字元吉,宋仁宗庆历廷试第二人。初任宣州判,首正李氏暴赋之籍。擢国
子监主簿,刋正七史。出知江宁上元县,有豪民李半州者,甚为民害,帅守张
尚书仅诛其元恶,而子孙承袭世为上元蠹,迪善谕之,其人感悟。邑号烦剧,
迪理之裕如,运副唐介谓古之循吏,力荐之。复除国子监主簿,迁尚书都官员
外郎。每上疏言天下事,尝言:“本朝自祥符以来,中外为极治,而不知其为萎
靡之端。大率无经久之策,又秉政者不学无术,任才以周旋,往往害生于所利。”
迁都官郎中,引年致仕。时大臣任智术以待天下士,故每每落落难合,士论惜
之。
江用晦(钧)
江用晦,景房之子也。景房之子五人。用晦为之长,次用缶,三用德,四
用圭,五用之,共有子十三人,历世变更之后,宗族散居,不可殚纪。至景房
六世孙袤,合开化所居之小山桂岩渥溪,常山所居之渔沥源口、溪口、小溪、
菱湖等近派,号为八派江云。在用晦时,各派尚合在开化未散居也。用晦学行
高洁,有古贤达风,累举进士,与子钧游场屋,及子钧登名,用晦即恬然无仕
宦志。钧,字世范,咸平五年,踰冠岁被乡荐。时尚书左丞陈公恕知贡举,天
下计偕者踰三千,逮奏名止七十七人,真宗临轩亲覆,又去其半。当时取士之
精,以是为得。钧中高第,释褐授大理评事。知泉州清湘县,秩满,升大理寺
丞,知开封府东明县。岱封告成,迁殿中丞,通判信州。汾祀礼毕,迁太常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