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8 - 民国开化县志(点校本)
P. 348
·348· 卷十九 人 物 志
张延锦,号积厚。玉川人。性孝友,弱冠游庠。同怀五人,友爱如一体。
与江君度远,并树帜文坛。康熙甲寅耿乱时,躬负八旬老母,辗转逃避。会事
亟,乃潜匿祖坟旁,母病笃,百计抚摩,不能复痊,乃忍痛遣其二子曰:“我顾
我母,汝顾汝母,亟他往。”乃独守母尸,露宿荒陇。贼乘夜搜山,大队拥至,
延锦抱母尸不起,贼叩姓名,感叹而去。时为六月二十五日也。次日黎明,呼
弟同负母尸渡河。已绝三日矣。及崖赴地,死而复苏。乃归办廞饰以葬。至今
遗老犹能道其事。延锦既孝于事亲,笃于友,于训子嗣溥均成名。生平坐如尸,
立如斋,不形语,不交股,不附耳。晚年犹能手作细书。著有《庸言集》,以示
子孙。(据《玉川张氏谱》)
张嗣溥 文熼 汝垒 学诗 开甲 庆芝 复亨 张杰 张鼎
清代之有拔贡,自顺治四年始。以提学岁试第一人为之。八年复行选拔,
府县学各拔二名。康熙十一年,县学拔一名,六年一次。辛酉以后,改为十二
年一次。雍正五年,仍改为六年。乾隆七年,诏定十二年一次。光绪乙巳,停
科举。宣统三年,为疏通人才,复行选拔一次,每县二人。计有清一代,自顺
治始,在《县志》可考者,共得拔贡二十五人,而玉川张氏则得九人焉。嗣溥,
字天如。康熙丙寅选拔入学。至都,少宰仇兆鳌深器重之;江左何屺瞻、刘大
山诸公,皆订交焉。嗣溥入都时,向父期十月而还,及期乃归,归未期而父没,
衷毁骨立,驰状都门,丐仇太史为墓志。先是,耿藩之乱,嗣溥年十五,与父
母及其祖母等,共逃匿于祖墓之旁。事亟,父命分路逃避,乃负母走常山之原
谷。原谷为常山胜景,崇冈峭壁,怪石嵯峨。距里许已薄暮,而贼已迫左近,
乃匿溪涧中。次日正午,烈日熏蒸,母卧地呕血,口渴思泉水,嗣溥提漆瓢取
水,彷徨山径间不得,忽见老妪举杖指地,泉水涌出,挹之奉母,母饮而甘,
命再取之,还循故道遂迷不复得。事平后数年,父延锦,喘病大发,嗣溥夜祷
于天,梦神人掷桃,啖翁而愈。其居家也,一切钱谷出纳事,悉委诸弟,而肆
力于学。为古文辞及诗歌,才力瞻敏,如万斛泉随地涌出。从侄文熼,于乾隆
六年选拔入太学。大司成深器之。不乐仁进,还家惟乐善好义为务。尝造华埠
渡船及叶溪桥梁以济行人。汝垒,为文熼之从侄。选拔入太学。在乾隆之三十
年时,亲老束装南旋。其外大父杨宏俊,为山东盐运使,以祖积遗书万卷赠之。
日夜究览,由是益贯通古今,为文皆有法度。倡议纂修族谱及建水口寺,皆慨
然出巨金而不惜同。学诗,以乾隆五十四年选拔,候选直隶州判。开甲,好学
能诗。于嘉庆六年选拔。不数年病卒。庆芝,字商产。道光十七年拔萃科,后
益肆力于文章,兼工医术,四方以文字正者日常满座。复亨,于道光二十九年
亦拔选科,候选直隶州判。杰,于咸丰十一年拔萃科,后即卒。鼎,为光绪十
一年拔贡。善小楷,督学瞿鸿机,称其字冠两浙。年老不仕。亦善于医道焉。
自嗣溥以下,皆玉川张氏裔也。族中复有领乡荐者六人,副贡三人,在郡邑之
廪膳生、增广生、附生等,都为三百人。奕世书香,可谓盛矣。人皆谓其族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