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3 - 民国开化县志(点校本)
P. 363
《开化县志稿(民国 38 年)》 ·363·
减。人拟之明臣王之麟,争临江守持法缓死,先后同辙。而总办秋审,援案审
情,悉皆无纵无滥。直省庶狱,胥赖清平。其赴任高廉也,以在部日久,地方
情形,非所素习,苏州南濠为一大都会,粤人作贾,来去如梭,乃密访其风土
人情甚悉,故事之官有程限,广东为九十日,或以踰限为疑,笑曰:“得失有定
分,何汲汲为”。在江西,幕无宾客,延属吏之谙刑名者以自助,不数月清积牍
四千余狱。某县令素于公习,获盗当迁秩。令申获死囚三名以上者许送部,不
及则否。是案定谳拟详不及二人,令侙然失望,乃婉喻之曰:“君子爱人以德。
戕人命迁己官,非福也。”自江西迁擢入觐,途中日以麦饼六枚供饔飧,不解衣,
不下车,五更趣夫起驱之行。凡上官过境,州县例设供亿,具迎送礼。公独行
数千里,而舆夫馆人莫知其为新任藩使者。抵京师,始唤仆使令。客至,屏仆
户外,煮茶漉酒,辄自为之。长洲陈奂见,言及山西《汾州志》为休宁戴东原
经修,天下志斯称第一。公曰:“欲此书,当寄子。”客有知公者,谓其生平无
浮语,虽不意之言,要必践其实。既而书果至。山西藩署,有陋例曰“厘头银”,
上下皆取资焉。抵任时,乃曰:“官有养廉,仆御官所豢也,何赢余之有?”遂
革之。复居京师,同僚非公不得见。所治狱,克持情法之平。盖其遇案牍如读
书,一日所见,必尽而后已,既尽则终身不忘。每至一官,所积牍览一过,他
日吏偶误,或上下其手为奸,即擿而正之,老吏皆吐舌无敢欺者。每奏对,上
有所咨询,乃援引律例,诵故牍,汩汩数千言。上亦绝重之。部事毕,归坐一
室,家人为设饮食。暮则对书坐,倦而寝,否则坐暗中,倦亦寝,虽饥甚不自
言也。假归杭州时,大府之,雨,着屐往,终饮群官拥送,鼓吹启戟门,呼
公舆马,公笑索伞自执之,扬扬出门去。其任天而动多类此。公余手一编,罕
为诗文。笃嗜周髀宣夜之学,少广商均之术。与钟祥、李潢归、安陈杰交最契。
撰著随手散置,多佚不传,惟《校正九章方程之刘徽注方程新术》一文,李潢
以采入于所撰《九章细草图说》中。又甘泉罗士琳撰《勾股容三□拾遗》及《演
元九式》二书,皆经公为审定。遗著《古今体诗集》八卷,门人吴殿撰、钟骏
为之刻印行世。遗言择垗于杭州之西湖。(据李元庆《先正事略》《两浙名贤录》、陈奂《简
恪事略》及《光绪志》)
张振嘉
张振嘉,字会侯。玉川人。少失怙,事寡母,色养兼备。母老患目疾,步
履维艰,朝夕扶养,服食起居,无不躬亲;晚年母又患疯,尝药涤秽,历十余
载,未尝一日离床下。抚幼弟,友爱无间。秉性朴质,笑语不苟。读书潜心经
籍,不务速效。数奇不偶,遂无意进取,惟以课子为事,朝夕寒暑,盖无宁晷
也。(据《光绪志》)
张宏轩
张宏轩,字再南。振嘉之子也。幼慧善读。乾隆甲午年,以廪生举于乡。
乙卯岁应礼部试,并谒选得上等,遂摄四川苍溪县篆。时教匪方炽,蹂躏郡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