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5 - 民国开化县志(点校本)
P. 385
《开化县志稿(民国 38 年)》 ·385·
田一百七十余亩,以为书院之费,不足,又捐田八十余亩,以益之。逢源,字
得斋。由廪贡生例援训导,加国子监学正衔。历署长兴、孝丰、钱塘等县训导,
而尤加意于寒士。同治初,本县兵燹之后,凡贫士赴乡闱者,多赆以旅费。逢
昌,字际唐,县学武生。咸丰初,军事方殷,地方不靖。逢昌率众防御,故此
数十里中,得免穷搜山谷之患。嗣左宗棠统兵驻开,逢昌尽力运粮济军,上游
遂得肃清。时沿海州郡道路不通,食盐断绝,逢昌迂道取盐以济民食,而归其
课于官,公私便之。承平后,鹾业旧商恢复,逢昌与徽商沥陈劳绩,上之当道,
乃允新旧商并用。衢属之得预纲盐,实自此始。凡邑中大事,如修造文庙、重
造钟峰书院、捐造三衢试院,靡不推为首倡。(据《杜氏谱》及《光绪志》)
林士王追 廖大发 颜振炬
林士王追,白渡人。由附生援例授贡生。性诚朴,敦孝弟,乐善好施,凡有
善举捐输不吝。天香书院募捐复兴时,捐田二十余亩以为膏火之资,人皆称之。
廖大发,字敬杨,小烹浪人。造盘石桥、劝捐天香书院膏火,均欣然输助。颜
振炬,花山人。天香书院募捐膏火费,尝慨然出三百金以应。为知县汤肇熙及
知府海云楼所嘉奖。(据《光绪志》)
魏崇涟
魏崇涟,字清波,杨川人。性孝友。母病,移榻寝侧,闻声即起,须臾勿
离。食指五十余人,耕读各专一业。咸丰时,干戈未靖,频年馑饥,乡邻之贫
乏者,每待其举火焉。(据《光绪志》)
陈德懋
陈德懋,字廷简。增贡生,徐家村人。性坦易,无城府。家贫课徒自给,
门墙多知名之士。凡乡邻构怨者,得其一言,即涣然冰释。于宗族事尤为尽力。
两次纂修谱牒,皆力任劳瘁不辞。(据《光绪志》)
张志煜 余廷元
张志煜,字光里,砂丘人。性刚介。精于刀圭针炙之术,不索人谢。咸丰
十一年,崇化乡设慕善局,以办理周恤施舍事,志煜慨捐实产,尽瘁局务,几
忘寝食。余廷元,字佩珍,巨溪人。咸丰八年,六都设同善局救济难民,廷元
实董其事,并将余赀于西岩洞口,创建崇文书院,经营一载,始告落成。(据《光
绪志》)
张德和
张德和,严谷人。秉性慈善,饶有远识。咸丰初,太平军兴,既据南京。
德和预料严谷当皖赣之冲,兵戈所经,祠宇或遭火劫,乃捐田五十亩以为之备。
后果遭兵燹,赖有田租得以复建。(据《光绪志》)
杨宗耀
杨宗耀,字辉远。生平质直好义。咸丰十年,村中遭逢兵燹,焚毁数十家,
宗耀出米悉赈济之。青峰庄无桥渡,乃与姚学纯倡捐,设利济渡以便行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