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9 - 民国开化县志(点校本)
P. 539
《开化县志稿(民国 38 年)》 ·539·
开化县志卷二十四
大 事 记
大事年表
宋乾德四年(丙寅),吴越王钱俶,析常西境置开化场。
太平兴国六年(辛巳),常山县令郑安,请开化场升为开化县。
政和五年(乙未),学宫由县治西五十步徙县南。
宣和二年(庚子),方腊之徒寇开化,邑人江伯起、刘天财御贼有功,各授
官职。四年三月,贼悉平。
淳熙二年(乙未),学宫从县南迁城东三十步。
绍定四年(辛卯),汪徐来二起自常山,八月犯开化,官民庐舍荡于回禄。
元至正间,饶兵陷城,县尹杨居仁被执殉难。
明正德二年(戊辰),饶寇入境至星口,白渡、华埠一带官民罹害甚众。八
年寇平。
正德六年(壬申),知县杨灿始筑城。
嘉靖十九年(庚子),矿寇窃发,掘六都矿洞,知县林大典率兵驱之。
嘉靖廿九年(庚戌),知县周应奎重修城垣。
嘉靖卅九年(庚申),土人程灵古聚众抢夺民谷,知县李文告变,擒其巨首,
余解散。
嘉靖四十五年(丙寅),流寇窃发,剽掠乡民,龙山乡一带被害尤甚。
隆庆二年(戊辰),知县朱谕增筑城垣,高三丈,并建南北月门。
万历二年(甲戌),流寇复起,至二十五都地方剽掠,华埠陈把总督兵剿平。
万历九年(辛巳),土地清丈编查。
万历三十三年(乙巳),迁学宫于望极门外钟山之麓。
天启三年(癸亥),知县王家彦议修筑城。
崇祯十五年(壬午),怀玉山寇窃发,焚劫本县二十七八等都,乡民流窜,
田地尽成荆棘。
清顺治三年(丙戌),正月初一日,清提督张天禄由徽州率师至城,以典史
钟淑哲知县事,为明将蒋若来所擒,清复以守备张先捷署县事。
康熙十年(辛亥),土地清丈编查。
康熙十三年(甲寅),四月初三日,耿逆叶隆等率党陷城,知县崔华率西北
乡民团复之。七月初五日,贼首马朋复陷城。至十五年三月初九日又复之;十
七日,贼复据城;八月廿九日,生擒马朋。开城三陷三复。
雍正元年(癸卯),学宫由钟山之麓,复迁城内起凤门旧址。
雍正三年(乙巳),奉旨新勘疆域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