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6 - 《台州市志》下册
P. 226
勇巴图鲁(“图鲁”是满语勇士,赐给作战有功的官员)。
同治七年(1868)十一月,黄岩镇总兵陈绍,改变战船高挂旌旗出洋巡逻方式,
精选士卒,驾小舟扮渔民,趁盗不备,突然袭击,每战必胜。九年三月二十八日,陈
绍率左营游击江九华巡海,在白岱门海域分路,陈绍南巡、江九华北巡。次日,陈
绍发现东矶岛停泊7艘盗船,挥兵进击,海盗兵分两路:一部上山抢占高地,另一部
据船顽抗,陈绍命亲军杨郁在后面掩护,自己带兵逼进。山上海盗居高临下集中火
力,隔断后援,船上海盗全力对付陈绍,杨郁受阻,陈绍中弹倚弦而死,时年36岁。
同时,江九华巡逻北洋遇盗中枪而亡。
王彝河、林大广起义 清咸丰七年(1857),王彝河(临海洞桥人,佣工出身)受
太平天国影响,于东塍一带组织云岩会,与林大广等在铜坑聚众起义,自总其政,生
员何达任军师,下置五军,彝河自将中军,余由卢象元、屈梦林、吕昌赞、朱广顿等分
领,各称大将军。林大广自领一部。九年八月,宁海县王延圆(亭旁铁场人,今属三
门)、赖余沈(南溪赖岙人,今属三门),在丹邱寺聚众起义,与林大广义军联合,推
林为首。九月初八日,王彝河、林大广率数百人袭破宁海县城,杀知县邹全节,得库
藏钱粮,十五日屯兵白莲寺。二十八日,进攻台州府城,知府吴端甫聚乡团7000人
防守,义军强攻不下退回,清军调宁波、温州营兵进援,扼桐岩岭,并设粮台节制。
十月十五日夜,王彝河劫营,几获吴端甫,清军援兵至,何达被俘死,部众阵亡近百
人,遂转至铁场、赖岙一带周旋。时浙江巡抚胡兴仁忧太平军攻浙,遣人多方游说,
十一月,林大广、王彝河等就抚。林大广被杀,王彝河及余部被编为苏镜蓉部“台
勇”,驻防余杭县。十年二月,太平军李秀成部攻取杭州,经余杭时,王部大部投向
太平军。
太平军攻占台州 清咸丰十一年(1861)十月,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率10余
万太平军从金华出发,向浙东进军,一路由李世贤率领由金华攻仙居县,另一路由
信天侯何松泉率领自诸暨下天台县。二十三日,何松泉克天台县城。二十七日,
李世贤进入仙居县城,十一月初一日进入台州府城(临海),设总部于蓉塘巷(今回
浦路)。台州各地农民军相继来会。初六日,黄岩县邱善潮、朱子珊引太平军入黄
岩县城。初七日,农民军徐大度、夏宝庆克太平县城,因清兵反扑被迫撤出。初九
至十五日,邱善潮、朱子珊复占太平县城。十三日,玉环生员王玑引朱子珊数百人
占领玉环厅两日。清军总兵张清标、黄岩知县李汝绍等会同民团攻入黄岩县城。
十六日,李世贤率军攻破卢锡畴等民团所扼的义城岭,次日,再次占领黄岩县城,知
府龚振麟、台协副将奎成、参将胡凤鸣、林台三战死,十九日,太平军至路桥,武生陈
殿扬率民众迎接。太平县士绅请求“纳粮止兵”,获允,设乡官;太平军又两度进驻
· 1282 · 台州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