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2 - 《台州市志》下册
P. 262

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公立中学,改组私立中学董事会。次年,有中学20所,其

                 中私立12所。配合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中心工作,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
                 校向工农开门,设立助学金与减免费,工农子女升学逐年增多。1953年起,中学教育

                 纳入国家经济发展规划,普通中学通过整顿,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1956年,私立中

                 学改公办,各地兴办初级中学,学校数猛增,教学质量明显提高。1958年,在“乡乡办
                 中学”大跃进中,学校数与在校学生数剧增,学生参加农业与大办钢铁等劳动过多,
                 影响教学质量。后逢经济困难时期,学生流失严重。1961年,撤并办学条件较差学

                 校,动员学生回乡参加劳动,校数减少三分之一,在校生减少42%。1963年,强调学

                 校以教学为中心,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与基本技能训练,教学秩序稳定,教研风气活
                 跃,教育质量提高。1964年,贯彻两种教育制度,回浦中学等一批普通中学改办半农

                 半读试点学校。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课,招生停止,半农半读中学停办。1967

                 年初,高中均停止招生,在校生停课“闹革命”,教学秩序混乱,校舍设备遭受严重破
                 坏。1968年,“工人(贫下中农)毛泽东宣传队”进驻城乡中学。1966、1967、1968三届

                 初、高中毕业生(后称老“三届”)离校,大部分城镇毕业生上山下乡,去农村插队落
                 户,农村毕业生回乡务农。1969年恢复招生,废除招生考试制度,推荐入学,初高中

                 学制二年。1970~1972年,在“社社办中学”口号下,中学下放区、社,公社小学附设
                 初中班,区级中学添办高中,合格教师不足,教育质量下降。1977年秋,恢复招生考

                 试制度。次年整顿高中,调整初中,撤销小学附设初中班,增办独立初中。之后,办
                 好重点中学,以重点学校带动一般学校,提高中学教育质量。学校布局基本是高中

                 每区1所,初中每乡1所。1980年有初中351所、高中80所。次年,临海一中、椒江一
                 中、路桥中学、温岭中学、仙居中学、天台中学、三门中学、楚门中学为省重点中学。

                 1983年,初中学制恢复三年,高中三年制学生占12.4%,农村初、高中建立实验中心
                 97个,少数高中附设职业班或改办职业高中。1987年暑期,温岭、临海、仙居、天台的

                 城关及椒江市区,取消初中招生考试,学生划片就近入学。同年,实施浙江省高中
                 会考制度,高一学生9000人参加历史会考。

                     90年代,普通高中和民办普通高中并举发展,是台州教育的特色。1992年,初中

                 学生180846人,普通高中招生8448人。1996年初中290所,在校生248384人,比上年
                 增加26688人;普通高中63所,招生11994人,在校生32089人。全市有13所学校参

                 加普高分流试验。市教委召开普高教育工作座谈会,研究落实普高事业发展和全
                 面提高教育质量问题。民办普高发展较快,全市有11所,比上年增加5所,在校生

                 1691人。书生中学是全国首家以股份制形式创办的民办中学。路桥中学通过省重
                   · 1318 ·    台州市志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