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4 - 《台州市志》下册
P. 294
省园艺改良场为台州唯一专业科研单位,科技人员4人。抗日战争期间,沦陷区学
校和机关团体迁入,科技人员略有增多。
1952年,黄岩路桥农民杨匡保试种连作稻,成为著名育种能手。20世纪50年
代,台州农校、台州护士学校培养出初级农业、医护人员,外地大中专学校毕业生
陆续分配到台州,科技人员逐年增多,主要分布在卫生、教育系统,次为农林畜牧
业和水利系统。1982年开始考核评审技术职务,1988年评审农民技术职称,科技
人员专业结构渐趋合理,工程和工业技术人员比例增加。1990年,各类自然科学专
业技术人员20755人,其中高中级科技人员4983人。2003年,全市人才总数272243
人,每万人中有492.65人,其中农业科技2032人,每万人中有农技人员4.4人。
2004年,全市高级职称6527人,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889人,本科学历4.6万
人。各业专家:柑橘病虫害防治专家任伊森、水利工程专家陈叔香、医学专家王家
驹、机械专家郭惠新、化工专家刘治雄等。国内著名专家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
院院士20人,以及王天眷、张作干、闻诗、王雪莹、陈荩民、陈干、张铨等(见卷28“人
物”)。
第三节 科技管理
科技投入 市委、市政府把科技投入作为生产性投入,优先列入财政预算支出
范围,逐年增加。1999年,全市地方财政科技拨款5175万元,其中市级1140万元。
2003年,财政投入1.84亿元,其中科技三项经费1.22亿元,占财政支出3.4%以上;
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投入,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同年社会科技投入17亿元。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重点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分别达到5%和3%以
上。鼓励支持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发展,引导投入到高新技术产业,以政府投入为引
导,金融投入为支撑,企业投入为主体,民间资本为补充的多元化、社会化科技融资
体系已基本完善。2005年,全市财政科技经费投入2.53亿元,其中科技三项1.71亿
元,占财政支出2.9%。全社会科技经费投入28.88亿元,占GDP2.3%。2006年科技
三项19502万元。
2003年,列入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4542项,其中国家级313项,省级3011
项。市级计划安排农业和社会发展项目经费占三项经费40%左右,集中支持农业
产业和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建设。推广农作物良种“汕优10号”和“协优914”、水稻
轻型栽培、柑橘完熟采收等先进适用技术;台州国家海洋星火特色产业集聚区启
· 1350 · 台州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