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4 - 《台州市志》下册
P. 364

蹈17项,传统戏剧1项,曲艺6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5项,传统美术7项,传统工

                 艺19项,传统医药3项,民俗5项。列入首批(2006年)和第二批(2008年)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台州乱弹(见本卷第二章第二节)、济公传说(见卷30“丛

                 录”)等。

                     干漆夹苎造像技艺    天台民间传统技艺,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唐天宝四年(745),台州开元寺僧思托随师鉴真东渡日本,鉴真圆寂后,思托制
                 作鉴真干漆夹苎坐像。此工艺用生漆、苎麻层层包粘,反复打磨,涂以朱砂,贴上金

                 箔。成品光泽润亮,经久不蛀,不开裂变形,在大型古建筑中广泛使用。20世纪60年

                 代,经过挖掘整理,总结出48道工艺流程,作品被东亚和欧美国家的国宝馆和宗教
                 部门收藏。

                     仙居无骨花灯    相传源于唐代,产于皤滩,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灯面图案刀凿针剌而成,透光漏影,通体不用骨架,由纸质灯片折拼粘接。制

                 作工序13道,一盏花灯少则10~20工时,多则50~100工时。单灯作品有荔枝灯、
                 龙凤八卦灯、绣球灯、小宫灯、花瓶灯、喜字灯、十二生肖灯,悬挂厅堂、廊道、门楣、

                 书房、闺阁。组灯作品有长旗灯、古亭灯、牌坊灯、宝塔灯、走马灯等,由几十种至上
                 百种花灯组成。针刺无骨花灯融绘画、刺绣、建筑于一体,在中国花灯艺术中独树

                 一帜。
                     黄沙狮子    相传源于北宋临海白水洋黄沙洋,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通常在堆叠4~9层八仙桌上表演,桌子少则十几张,多则40多张,层层相
                 叠。艺人在桌上左右翻滚,表演耍过堂、翻筋斗、下爬点、悬桌脚、叠罗汉等动作。

                 绝活是9层八仙桌上面一张脚朝上,站在桌脚尖上脱鞋换袜。黄沙狮子表演由舞
                 狮、武术、锣鼓3个部分穿插组成。舞狮30多个动作,武术18个动作,锣鼓抑扬顿挫,

                 韵味十足。
                     大奏鼓    流传温岭石塘镇渔村民间舞蹈,始于明末清初,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舞者全是男子,服饰打扮成女性,赤脚。采用牙粉加水涂脸,两
                 颊用红纸印大红圈,两耳挂金花、大耳环,套手镯脚镯。上穿深蓝色斜襟短袄,下穿

                 橘黄色大口裤,衣衫边角绣橘红色鱼纹图案花边,头戴橄榄形黑色羊角帽;打鼓者

                 穿对襟短袄,头扎红布条。伴舞音乐以大鼓、唢呐为主,还有鱼梆、铜钟、闹钹、大小
                 钹、叫锣,人手一件。

                     黄岩翻簧竹雕    清同治九年(1870)始创,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将毛竹锯成筒,去青皮取内簧厚约1.5毫米,经过煮、压、刨、晒后,胶合或镶嵌

                 在木、竹内胎上,再经磨光、上胶、捆扎,如象牙股色泽。做成所需形状,配上装饰材
                   · 1420 ·    台州市志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