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6 - 《台州市志》下册
P. 566
成绩毕业于黄岩县中学堂,次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5年升北大法科经济门。
7年,与邓中夏、许德珩等,发起组织《国民》杂志社,聘请李大钊为导师。五四运
动,任全国学生联合会秘书。同年夏,作为学生代表,到上海谒见孙中山。9年毕
业,蔡元培选拔炳琳等5名优等学生,由上海民族资本家穆藕初资助出国留学。
14年回国,任教北大经济系,经李大钊介绍,参加国民党。后任河北省教育厅
长,北大法学院院长。24年底,得悉红军到达陕北,与许德珩、魏璧、劳君展教授
购物资送往陕北慰问,毛泽东回信感谢。26年春,经蔡元培推荐,任教育部常务
次长。
抗战开始,建议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迁往内地,成立临时大学。任昆明西南
联大经济系教授,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兼副秘书长,主张国共合
作抗日。在一次会议上,国民党顽固派通过攻讦共产党决议
案,中共参政员愤而退席,炳琳发言斥责,会后邀部分参政员
去中共办事处慰问。周恩来夫妇设宴欢迎叶挺出狱,邀炳琳作
陪。抗战胜利后,与朱自清、闻一多,汤用彤等10位教授联名
致电蒋介石、毛泽东,要求召开政治会议,成立联合政府。34年
“12·1”学生运动,代表西南联大教授会向学生演讲,向当局洽
商惩办凶手,参加起草《抗议书》和《呈最高法院告诉状》。35年,回北大任经济系教
授和法学院院长。7月28日,重庆各界隆重举行被特务杀害的李公朴、闻一多追悼
大会,请炳琳任主祭人。
1949年1月,拒绝飞往南京。秋,辞法学院院长,专任经济系教授。次年,参加
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中央团结委员。1952年“思想改造”运动中,抗拒改造,成为
北大重点人物。毛泽东批示“像周炳琳那样的人还是帮助他们过关为宜”。7月30
日,炳琳在千人大会上作第4次检讨,终于被通过。同年冬,被选为民革中央委员,
后任全国政协二、三届委员。卒后,周恩来、彭真、许德珩等送花圈。译作有马克
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法文部分。
柯 璜
柯璜(1876~1963),字定础,路桥桐屿人。清末京师大学堂毕业,历任山西大
学物理教授,美术教员,山西博物馆馆长,山西图书馆馆长,北京故宫陈列所主任,
全国孔学总会副会长。抗日战争期间,避居重庆歌乐山,鬻字卖画。将文天祥《正
· 1622 · 台州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