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3 - 台州市路桥区志
P. 233
第九编 通 信 ■
年,架通路桥至洪家场、路桥至横街乡线;设立横街电话代办处。民国24年架通横街至洋屿殿乡
线,设立洋屿殿电话代办处。民国25年架通横街至杨府庙乡线,设立下梁、螺洋电话代办处。
长 途 电 话 民国初期长途电话种类有军政、私务寻常、公务业务 3 种。民国 20 年(1931),直
长途电话
接与总局,或经转局及其他各局通话时间,限定每昼夜1小时。抗日战争开始后,增加防空电话。
1944年,增夜间、特急、特快务。
电信
电 信 民国 32 年(1943)12 月 1 日,报、话两局合并,改称路桥电信局。民国 36 年(1947)1 月
升为三等局。至民国37年(1948)末,路桥电信局下辖横街、杨府庙、白枫桥、螺洋、长浦、四甲、下
梁、南新市、双关庙、竿蓬、洋屿殿、箬横、潘郎、大溪电信代办处。
第三节 1949年至1994年邮电
1951年9月1日,路桥邮、电合并,称路桥邮电局,直隶省邮电管理局。1952年下半年,路桥邮
电局改为路桥邮电支局,归属黄岩县邮电局。1955 年横街邮电代办所升为支局,设杨府庙邮电
所。1956 年,新设桐屿、新桥管邮电所。1958 年设下梁、长浦、峰江、洋屿殿、南新市、黄琅邮电
所。1982年,杨府庙邮电所升格为邮电支局。
邮 资 从1950年1月核定平信每20克邮资8分开始,其后40年没有变;1990年7月31日起,
邮资
国内邮政资费作部分调整,平信每 20 克由本埠 0.04 元、外埠 0.08 元,调整为本埠 0.1 元、外埠
0.2元。
包 裹 1980 年下半年开办保价包裹,1986 年 7 月国内包裹分民用非经营性包裹和经营性商
包裹
品包裹,国际包裹分水陆路、航空水陆路和航空包裹。
电 报 1981 年 5 月,开办港澳台及国际电报业务。1982 年 5 月,开办国内传真电报业务。
电报
1984年12月,调整国内电报开放的特别业务有特急、加急、邮送3种。1992年起,电报业务量逐年
下降。1994年以来,国际公众电报、用户电报、传真仍逐步发展增加。
电报资费。1989年,国内天气、水情、军政、普通、汇款等电报每字0.07元,国内新闻电报每字
0.02元。特急加急加倍,译费每字0.005元,收取拍发电报附加费每份0.3元;电报农话转接费每份
0.6元;传真电报加收纸张成本费每份0.5元。1991年11月起,电报农话转接费从每份0.45元调整
为0.6元。1992年12月起,国内公众电报资费由每字0.07元调整为0.13元。
电话
电 话 1988年1月,路桥邮电支局自动电话开通使用。1991年,基本解决路桥打长途电话难
的问题。1992年,新桥、金清、蓬街、桐屿等支局3500门程控电话投入使用。1993年4月,电话号
码升至6位;12月,路桥4000门程控电话开通,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1994年,路桥开
通程控电话6000门,横街、杨府庙、峰江1000门。实现交换程控化、数字化。
长 途 电 话 1950 年,长途电话分叫号、叫人、传呼 3 种,各分寻常与加急两类。1971 年,取消
长途电话
公务电话,业务电话与普通电话合并成为7类。1985年4月1日,国内长途电话改称国内公众长途
电话。长话业务种类分代号、特种、紧急调度、政务、普通、公务、业务 7 类。1991 年 8 月,开通国
内、国际长途直拨有权用户业务。
际
国
途
长
港
港澳台及国际长途 1992年,各县(市)邮电局接入国际电话自动网。1993年6月,开办国际
澳
及
台
电话受话人付费新业务(简称108业务)。1994年全市电话联网,进入国际网。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