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87 - 台州市路桥区志
P. 887
丛 录 ■
明故宁国二守致仕进阶朝列大夫一恒吴公墓碑铭
赐进士通奉大夫、江西右布政使、前监察御史姻生,柏山王启撰
赐进士中宪大夫、山东按察副使、前刑部郎中友生,东浦施槃书石
乡贡进士、文林郎江西赣州府兴国县知县,窗姻生,东门陈学篆额
宁国府同知致仕一恒吴公殁,之二年,其子翁源簿应节,予兄婿之父也,将以明年正月初八日
奉柩葬霓山先茔之侧,以予于翁筮仕同郡,宜知公,若从予兄请,铭其墓上之碑。公善人也,予知
公虽浅重,违兄命不敢以不文辞。
按状,公讳暠,字元白,一恒其别号也。其先世自仙居始迁霓山,曾祖均礼,祖奉先,世以农为
业。父唐治,以公贵,赠知县,母滕氏,赠孺人。公生而颖秀,尝与先君及陈双砚游于章伴读之门,
稍长,补邑庠生,为文即有法。成化辛卯,领乡荐,录其策一道。辛丑科举进士,除直隶凤阳府灵
壁(璧)县知县。当是时,朝廷重进士,虽出理民事,但经荐举者即得行,取为风宪美官,居是职者,
因察察为政务鼓声闻以骇众听幸时之旌取,虽时有卓异真迹之人,亦以去任太速上下未浃洽为
恨,而于国家初选进士作县培养元元之寿国脉之意,亦少索矣。公至,悉反是,自其赤心而为政,
民乃以淳。然当道率徇时好,采华而不摭实,故虽屡经奖劳而荐剡罕及。公持之不变,遂历三考
不调,然其任内施为较之当时称卓异者,亦何多让。予闻邑人王纪善所作《遏恶传》三事,虽不主
公而公之美于此可见,前二事为逐妖僧双奸盗,虽亦正风俗、安良善之意而未见其奇,独符离女子
年二七,与嫂同宿,嫂私奔,恐女见泄,因杀之,弃尸水中。公怪其逆流,叱而复回者三,乃命瘗
之。卒罗缉而得其情,足以警桑中之行照覆盆之冤,若有神使之者,亦甚异哉。然公性推逊,凡若
此者,皆为人所盗袭而不自居,噫,亦厚之甚者矣。部台以公九年无故,曾经奖劝,援例得赠其母
父及封本身妻室,一时荣公者,若陈师召辈,为表志其先墓及偕老受封图以赠之。升松江府通判,
到任一如其作县行事,尤痛革奸毙。京运四米万石。先是恒后期不完,公计处有方,率先各府而
归。屡经奖,升宁国府同知,虽职专清。戎例以军多为最,公痛革近年买军起解之弊,曰:“宁使我
不及分数,而殿不可虚数以害人也。”性本仁恕,邻境不明之狱,必求公辩理。公按之曰:“书称,杀
不辜宁失不经,此古人求其生而不得之意,吾敢轻哉。”故由公辩者率多全活。监司亦多是之,若
广德州复将贡之廪,辩辜满之囚,建平理货妇之狱,往往在人口碑。
以微疾告归,当道留不可,为移文优免其徭,允其请,遇覃恩进阶朝列大夫。家居二十年,足
迹不至公府,以正德丁丑四月,卒距其生正统丙辰,享年八十二。配夏氏,封孺人,尚元恙,有贤
行。子男四:长应坎,遇例授散官;次应节,由太学生任翁源主簿;次应奎,屡试场屋;次应心,与应
坎、应奎,皆先公卒。孙男十二人:曰钺者,从事部曹;曰鉴者,即予兄婿也。曾孙七人。
公状貌伟然,性天洪阔,心地坦夷,无矫激诡,随居官,所得俸余,多推及宗族姻党及故旧之
人,修家谱,封先茔,立祠堂,拓墓庵,立乡亭,创学社,绰有古意。若公者,可谓行出于中,施于有
政,无愧于古之善人君子者矣。
公家世农也,予尝慕古人仕出于农之意,盖缘斯人不事雕琢而能与世推移,虽重有功而使人
不知。视世皎皎之徒,搜奇剔怪,侥幸一中,则夸毗一世,以取令名;不幸而偾事,则名丧身辱,困
于石据于蒺藜者亦多矣。此予所以重公而于表公之墓者,亦取其简而信,不事繁文,使足传于世
而已矣。若乃词繁而事红,惟恐不信于人者,则所以待衰世施庸人,非所以加公也。乃铭曰:
予观古之所谓有道者,不自逞其才政,以是淳风以是回;予观今之所谓有技者,惟于名是媒
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