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5 - 莲都区志
P. 1135

第二十八编 体 育                                     · 1073  ·






                                             第二章              学校体育






                                                 第一节          小学体育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丽水崇实两等小学堂教员叶庆崇、吴朝冕、项华黻、李平、刘廷
                 煊、周焜、王庆槐等人创办丽水体育会。民国初,小学低年级以游戏为主,高年级有普通体操
                 训练。民国12年(1923)起,体操课改为体育课,增设早操。民国18年(1929)起,体育列为学
                 生必修科目,不及格者不得毕业。小学体育课内容主要有队列、跑步、跳高、跳远、爬杆、投掷
                 等田径项目,课外活动有滚铁环、跳绳、踢毽、打乒乓球等。民国25年前后,传教士罗新德(瑞

                 士)等进入丽水后,教会学校崇德小学、崇真小学出现了羽毛球等体育活动。
                     1949 年,学校体育课基本承袭旧体。1950 年 7 月,丽水中、小学开始执行中央教育部颁
                 发的《课程暂行标准》初稿,“体育要培养学生健康知识,健美体操,以奠立为人民,为生产,为

                 国防而服务的良好体力基础”。每周教学时间2节或3节。教材纲要为:整队、步伐、体操、舞
                 蹈、游戏、技巧、球类运动和田径运动八大类。1951年,国家体委公布第一套广播体操,各中
                 小学立即贯彻执行。先后推行广播体操6套,适宜小学生做的儿童广播体操5套,儿童广播
                 韵律操1套。1953年实行教育改革,在学校里每周开设两节体育课。1954年试行《准备劳动
                 与卫国体育》制度(简称劳卫制),1956年丽水县中小学贯彻教育部“关于改进中小学体育工

                 作的指示”,实施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施行草案”,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活动,改进课外
                 校外的体育活动。1960年丽水县中小学实施了“两课两操两活动”,即保证学生每周两节体
                 育课,每天有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每周两次课外活动。1972年开始,丽水县每年举行一次
                 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县学生运动会是在各乡镇中小学选拔上来的。运动会由教育部门、

                 体育部门联合举办。
                     改革开放以来,丽水县(市、
                 区)还多次举办了中小学生篮球
                 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游泳比

                 赛。丽水城关、碧湖、大港头中小
                 学先后都建立了业余训练运动
                 队。囿山小学、城北小学是浙江
                 省体育传统项目田径、游泳布点

                 学校。丽水地区实验学校(1980
                 年前的丽水县工农“五七”六校、
                 丽师附小)是羽毛球省布点学校,
                 也是世界羽毛球女子冠军李玲蔚                                   中小学生运动会现场(摄于2010年)
   1130   1131   1132   1133   1134   1135   1136   1137   1138   1139   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