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5 - 莲都区志
P. 135
第二编 自然地理 · 87 ·
晶屑熔结凝灰岩,常含角砾,夹英安质晶屑熔结凝灰岩、玻屑凝灰岩,局部夹少量砂页岩,为
晚侏罗世大规模火山活动强烈喷发而成。
西山头组(J3x),见于西溪、九龙岭等地。岩性为褐黄色、青灰色流纹质(含角砾)玻屑凝
灰岩、流纹质晶玻屑凝灰岩,局部夹流纹质(含角砾)玻屑熔结凝灰岩。
茶湾组(J3c),分布于畎岸、梁村、下 、陈村、枫树湾、黄村、东坑等地,下部主要为流纹质
或英安质玻屑熔结凝灰岩,含角砾玻屑凝灰岩夹沉凝灰岩、凝灰质粉砂岩、砂砾岩、硅质岩;
上部为黑色泥岩、页岩、黄绿色泥质粉砂岩夹砂岩、砂砾岩;底部为一层砾岩。
九里坪组(J3i),仅见于大梁山以北陈 、 头等地。岩性为流纹岩、流纹斑岩夹球泡流
纹岩、熔结凝灰岩。
祝村组(J3z),在紫金街道祝村所出露的地层剖面为该组地层的代表,厚1398.3米,主要
由中酸性火山碎屑岩或中性熔岩组成,夹少量基性和中酸性熔岩、中性火山碎屑岩及沉积
岩,顶部酸性熔岩。
白垩系(K)地层
下白垩统馆头组(K1g),分布于老竹、凉村亭—下垵等地。岩性为黄绿色浅灰黑色泥岩、
页岩、粉砂岩夹砂岩、凝灰质砂岩,局部夹凝灰岩、熔结凝灰岩或安山岩,顶部偶见炭质页岩,
中上部常为灰岩透镜体,中下部或底部为紫红色砾岩、砂砾岩。
下白垩统朝川组(K1c),分布于老竹、样后、齐村等地。下部为安山岩、玄武岩,上部主要
为紫红色钙质细砂、粉砂岩或泥岩、粉砂岩夹砂岩、砂砾岩,局部夹凝灰岩、熔结凝灰岩。
下白垩统方岩组(K1f),分布于老竹、样后等地。岩性为块状紫红色砾岩夹砂岩,砾石磨
圆度较好,砾径大小悬殊,混杂,属山麓堆积的类磨拉石建造。
上白垩统塘上组(K2t),分布于丽水盆地。岩性为角砾凝灰岩(局部绿泥石化)、紫红色砂
岩、粉砂岩。
上白垩统赖家组(K2l),分布于丽水盆地北部。岩性主要为紫红色钙质泥质粉砂岩。
第四系(Q)地层
主要分布在大溪、好溪两侧,可分为:
中更新统之江组(Q2),分布于白云山前斜地,为洪积扇基座阶地,洪积为主。岩性为亚黏
土夹砂卵石,上部为棕红色黏土、亚黏土夹砾石,下部为砾石夹亚黏土。砾石直径 2—15 厘
米,浑圆状,表面多风化成黄褐色,厚3—7.5米。
上更新统莲花组(Q3),分布于白云山洪积扇前缘二级阶地,最宽 44 米,洪冲积成因。上
层为亚黏土,局部黏土,偶夹淤泥,厚2—3.5米;下层为含黏土砾石层,中等密实度,砾石成分
为凝灰岩,磨圆度较好,厚10米左右。
全新统(Q4),分布于好溪、大溪两侧,为冲积砂砾石层,组成河漫滩、河堤。在厦河、水东
一带呈北东—南西及东西向展布,厚10米左右。
丽水县地层简况一览
表2-1-1
界 系 统 组 符号 厚度(米) 构造期 同位素年龄(Ma)
新生界 第四系 全新统 — Q4 3—15 喜山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