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3 - 莲都区志
P. 523
第十编 工 业 · 475 ·
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占全区工业的9.2%。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从1996年开始,二轻企业
数、产值逐年减少,利润总额连年报负,到 2001 年后,二轻集体工业企业整个系统也被淘汰
岀局。
1984年,乡镇企业发展,产值1852.06万元,占全县工业产值12.33%。其中集体1490.86
万元,占全县工业产值9.92%。1985年,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发展横向经济联系,企业机械
化程度提高,乡镇企业发展较快,是年产值8448万元(包括个体,计11078万元),占全部工业
产值23.72%。全部乡镇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31.11%,比1980年增长16.4倍,平均年递
增42.87%。1990年,乡镇工业(包括村及村以下工业)有25个行业,2609家,从业人员11701
人,占农村全部劳动力 8.69%,产值 10961 万元,占全部工业产值 28.55%。中共十四大后,乡
镇集体企业改革迅速开展。1993年,有200多家乡镇集体企业进行经营机制转换,通过出售
解散等形式停办。乡镇集体工业企业数额急剧减少,在乡镇工业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已非
常小。
股份制工业企业在全区工业中的贡献,随着股份制企业的增多而增大,在莲都区经济结
构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重要。股份制工业企业涵盖了五金机电制造业、羽绒纺织服装业、
皮革及制鞋业、文教用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开采及制品业、印刷包装和电力工业、农副产品
加工业等行业。2009年,工业总产值达228705万元,工业增加值5.36亿元,股份制工业企业
对莲都工业经济的贡献已占公有制工业的94%。
2001 年以后,莲都区工业的增长点在乡镇非公企业,非公有制工业在莲都区工业总产
值、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及实交税金等方面所占比重均超过50%。2009年,非公有制企业工
业总产值达324561万元,工业增加值达71290万元。
第六节 行业结构
按照国民经济工业行业分类和莲都工业企业实际,莲都工业分为八大行业。2009年八
大行业合计产值301333万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5.4%。其中,羽绒制品及服装加工业占
总产值的24.7%,木、竹制品和家具制造工业占10.1%,机电金属制品工业占26.45%,农副食品
加工业占16.35%,非金属矿物制品工业占7.8%,文教用品制造业占4.25%。酒、茶叶、水电等,
传统特色行业因受到生产手段和市场需求的限制,其产值利税占比例较小。
若干年莲都区工业企业行业结构情况一览
表10-2-7
/
企业数(家)从业人数(人) 年工业总产值(万元)
行业
1993 1998 2001 2005 2006 2008 2009 2001 2005 2006 2008 2009
五金机电制造 9/4431 4/1859 172/2670 160/2213 259/2850 307/3487 276/3945 14270.7 36998 27814 79433 85948.6
羽绒纺织鞋 7/3357 3/1659 265/1606 224/1817 155/1262 160/1847 159/2850 9081.7 28113 20665 50064 86985
和服装制造
农副食品 — — 195/1224 221/1590 218/1307 168/1091 305/2348 20000 32960 32917 34654 57671
加工业
皮革、塑料 3/777 2/557 66/475 33/491 2/618 3/957 19/579 1298 15938 13855 19252 1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