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1 - 庆元县志(1991-2010年)
P. 271
第十篇 环境保护
村污水处理设施 12 个(日处理污水约 2000 吨),采用分户纳管、集中处理方式,根据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
污水处理工艺为物理沉淀—生态滤料层—人工湿地,经监测均为达标排放。至 2010 年,69 个行政村完成环
境综合整治,占全县行政村的 20%。建成乡镇所在地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和乡村生活垃圾收集系统 19 个,
聘用乡村环保员 90 人,发放垃圾收集桶 2 万个、垃圾收集箱 1000 个,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为 60%。
工业废水治理 2000 年前,庆元主要企业有庆元水泥厂、庆元化肥厂(染化厂)、庆元造纸厂、庆元
纤维板厂(胶合板厂)和庆元县铅锌矿,这些企业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效益不佳。1999 年,庆元贯
彻关闭“五小企业”(指浪费资源、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污染严重的小煤矿、小炼油厂、小水泥厂、小
玻璃生产企业、小火电厂等)的政策,加大造纸、化工等重点污染行业和重点企业污染治理力度,采取改制、
转产、破产等法律、经济、行政、科技综合手段,对重点污染源进行整治。水泥、化肥、造纸、染化、
铅锌矿、纤维板、胶合板等生产企业相继停产、关闭。2006 年,庆元县昌达纸业有限公司技改第一期工
程建成并投入生产,采用干法生产工艺,安装水循环利用的污水处理装置,大幅减少污水排放量和污染
浓度,污水经企业处理达排放标准后排放。2010 年,全县工业废水处理率大于 95%,水重复利用率大于
50%,工业废气处理率大于 9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大于 60%,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率大于 95%,工业固体
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大于 95%,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 100%。
固体废物防治
城镇生活垃圾治理 生活垃圾是庆元固体废物
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城居住人口的日益增加,县城
生活垃圾也与日俱增。2000—2003 年,县城生活垃
圾填埋场建成并投入使用,设计库容 60 万立方米,
年处理生活垃圾 3 万吨。同时,初步建成县城生活
垃圾收集系统投入使用。2005 年,建成生活垃圾填
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基本解决县城生活垃圾集中
无害化处理问题。
乡镇村生活垃圾治理 2005 年始,庆元申请省
环保专项资金,实施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图 10-2 五大堡乡梧桐洋村垃圾房(县环保
配合县农办实施以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整治为
局供 摄于 2010 年)
重点的“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先后建成以
垃圾焚烧处理方式为主的各乡镇所在地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采取村收集、乡镇集中处理的方式处理生活
垃圾。2009 年,为减少垃圾焚烧造成的烟尘污染,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要求,庆元分区域建成垃圾卫
生填埋场,建成城乡一体化的 300 多人的环保收集处置队伍,由乡镇集中无害化集中填埋。2010 年,全
县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率为 90%。
工业固废防治 20 世纪 90 年代,庆元工业基础薄弱,工业企业少,规模小,除可利用的木材废料、
煤碴外,几无工业固体废物排放。2000 年,竹筷、铅笔等竹木加工业兴起并得到蓬勃发展,企业为降低
成本,以竹木废料替代燃煤作锅炉燃料,使全县煤用量下降,但竹木废料燃烧产生的大量粉尘污染大气
环境。庆元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并协助企业争取项目,开展除粉尘技术改造,降低粉尘排放量,使大多
数企业烟尘达标排放。2010 年,全县工业固废无害化处置率为 100%。
放射源管理 2008 年,庆元开展放射源普查,对现有放射源进行登记造册存档,经普查,全县有放
射源 5 个,主要集中在各大型医疗单位。同时,使用单位建立放射源管理制度,落实专人使用、专人管理、
定期检查汇报、安全回收的相关规定。
医疗废物治理 县卫生局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疾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