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庆元县志(1991-2010年)
P. 86
庆元县志(1991—2010 年)
站装机容量 3.6 万千瓦。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 15.5℃。1991 年,有 1616 户 7206 人,其中
乡村劳动力 3934 人,农村经济总收入 5758911 元,其中农业收入 5454393 元、工业产值 40.6 万元,农
村居民人均收入 499 元。2010 年,总面积 64.7 平方千米,辖张村、田头、金苏岱、后溪、吴坑、上吴坑、
第五坑、山丘、西管岚、澄湖、南阳、风滩洋、联合、蔡川、高洋、松柏湾、岙头、东川、库山 19 个行
政村,31 个自然村,68 个村民小组,2416 户 6710 人,其中外出务工 3048 人,农村经济总收入 3200.75
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4562 元。
张村乡有耕地 250.2 公顷、林地 4860.87 公顷。传统农业以单一粮食和香菇生产为主,逐步转化为
以食用菌、锥栗和毛竹为主导产业,同时发展香榧、吊瓜、山地西瓜、中药材和高山蔬菜等特色农业,
形成菌、果、菜、竹等多品种特色产业。2010 年,标准化生产香菇 420 万袋、黑木耳 180 万袋,种植锥
栗 480 公顷,香榧 40 公顷,吊瓜 110 公顷,中药材基地 100 公顷,高山蔬菜 66.67 公顷。20 世纪 90 年代,
企业主要从事竹木和山苍子油加工。有文化站 1 个,公共图书室 9 个,学校体育场 1 个,各类体育设施
13 处;幼儿园 1 所,小学 1 所,在校生 63 人;村卫生室 1 所,个体诊所 1 个;电视覆盖率 90.6%;电话普
及率 32%,有移动电话用户 1530 户。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川村八角殿、岙头村周家本宅。
隆宫乡
隆宫乡以乡政府驻地隆宫村得名。位于县境西南部,东邻安南乡,西南接福建省松溪县河东乡、茶平乡,
东南与福建省政和县铁山镇、岭腰乡交界,北靠屏都镇、淤上乡。1992 年,黄坑乡并入隆宫乡。乡政府
驻地隆宫村,距县城 33 千米。县道有蓬(桥)源(头)、后(山桥)桃(园)两线,1992 年村村通机耕路,
2006 年村村通康庄公路。地势高低错落,西北部因受庆元林场境内的大毛堀余脉影响,峰峦密布,峻岭
纵横,山间盆地海拔在 700 米左右。东部自隆宫至潦下坑一带,濒临安溪,地势平缓,气候较温和,适宜早、
中稻生长。1992 年,有 1676 户 6901 人,农村经济总收入 1671.61 万元,工业产值 651.23 万元,农村居
民人均收入 921 元。2010 年,总面积 68.7 平方千米,辖隆宫、林源、源尾、连湖、张地、源头、桃园、
中村、里地、黄坑、小关、生水塘 12 个行政村,22 个自然村,65 个村民小组,2173 户 7472 人。
隆宫乡有耕地 424.4 公顷,山林 5276.7 公顷,毛竹林 3117.9 公顷,森林覆盖率为 81.2%。农业以种
植水稻为主,旱地种植蕃薯、马铃薯、大豆、玉米和蔬菜等作物,经济作物有烤烟、茶叶和药材等。2002 年,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在种植吊瓜、黑木耳、茶业、锥粟和香菇等基础上,鼓励农民引进中药材、毛芋等
新品种。有毛竹家庭加工企业 300 家,工业产品有工艺竹筷、地板、砧板、茶果篮、凉席、碗垫、竹炭、
竹 油、 竹 粉、 笋 罐 头 等。2010 年,
工业总产值 2.2 亿元,其中三禾、天
竹两家公司产值近亿元。有文化站、
村级文化活动中心 1 处,农家书屋 6
个,各类图书室 8 个,学校体育场 2
个,各类体育设施 13 处;幼儿园 4
所,小学 1 所;医院 1 所,村卫生室
6 所,个体诊所 1 个;电视覆盖率为
98.6%;电信企业 2 家,服务网点 2 个,
电话普及率为 30%。有省级文物保护
单位龙济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张
地村何氏宗祠。
图 1-6 隆宫乡小关村(甘长飞 摄于 2006 年)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