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 - 庆元县志(1991-2010年)
P. 94

庆元县志(1991—2010 年)





























                                      图 1-15 黄田镇龙头山(张路明 摄于 2010 年)



            满、傈僳等 8 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柏渡口村、东西村、李村村等地,畲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 90%。工
            业总产值 4.7 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 1.74 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6273 元,粮食总产量 715 万千克。
                 黄田镇耕地全部为水田和旱地,以种植水稻、茶叶、水果为主,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主要经济作
            物为茶叶、水果。所产竹笋、香菇、灰树花,风味独特。笋竹两用林资源丰富,每年 1—4 月,销售大量
            春笋,覆盖上海、江苏和本省金华、嘉兴、宁波、兰溪、义乌等地,交易春笋 800 万千克,笋罐头 220
            万千克。特别是拥有得天独厚的灰树花生产自然条件和成熟种植技术,单季生产量 1800 万段,产量 150
            万千克,产值过亿元,种植规模占全国 90% 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灰树花生产基地、“中国灰树花之乡”。
            工业以竹木加工、铅笔制造、食用菌加工为主,拥有工业企业 43 家,职工 1700 人,其中浙江可信竹木
            有限公司连续多年荣获“庆元十强企业”。有文化站 1 处,农家书屋 19 个,藏书 9.5 万册,学校体育场 2

            个,各类体育设施 19 处;幼儿园 5 所,小学 1 所,初中 1 所;各级医疗卫生机构 2 个,门诊部(所)2 个;
            实现广播电视光纤联网,8 个行政村实现局域网络,电视通村率为 100%;邮政局 1 处;有自来水厂 27 座,
            居民自来水普及率为 100%;竹口供电所为竹口、黄田两镇提供供电服务。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半路
            亭桥、济川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陂岭亭摩崖石刻,中共闽浙边地委驻地旧址。

                 竹口镇

                 竹口镇因流经全境的竹口溪而得名。位于县境西北部,东与四山乡相邻,西与福建省松溪县旧县乡
            交界,南与龙泉市屏都镇毗邻,北与黄田镇接壤。1992 年 6 月,由竹口镇、黄新乡、三坑乡扩并而成。
            镇政府驻地竹口村,距县城 30 千米。54 省道自北向南贯穿全镇。境内地形起伏,相对平坦,新窑村为全
            县海拔最低点(240 米)。地质较好,地下砂砾土层沉积较厚。竹口溪、松源溪、桐山溪穿境而过,水力
            资源丰富,有马蹄岙电站、桐山电站、山后坑二级电站、岩后电站等。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
            温暖湿润,夏凉冬暖,年平均气温 17.5℃。1991 年,竹口镇有 2107 户 10956 人,工农业总产值 2094 万

            元,其中农业产值 1017 万元。2010 年,总面积 164.47 平方千米,辖新窑、黄坛、良秋、平岭岗、竹上、
            竹中、竹下、岩后、陈龙溪、大泽、崔家田、上洋、龙口、后楼、蔡双、上坑 16 个行政村,57 个自然村。
            2972 户 10070 人,其中农业人口 9415 人,农村经济总收入 4.93 亿元,工业总产值 5.68 亿元,农民年人
            均纯收入 6592 元。
                 竹口镇有耕地面积 920 公顷,全部为水田和旱地,林地面积 14334 公顷,森林覆盖率为 88.4%,其


            3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