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5 - 自然灾异志
P. 235
于2001年6月25日,因县东大门公路拓宽,正值施工挖坡开始,又恰逢持续特大降雨期,停
工削坡治理,削方约6万立方米。形成40米~50米的陡立路堑边坡,坡脚采用高5米~15
米的浆砌块石护坡挡墙。挡墙内堆填宽2米~4米的人工碎石土。公路基本完工后,至是年
底,该路堑边坡发生更大规模的滑坡,滑坡体前缘总宽度125米,后壁落差3米~4米,滑坡长
40米~60米;后缘主裂缝基本贯通,延伸较长。2002年2月1—19日观测,滑坡体平均每天
位移6厘米~10厘米。
(三十五)浦江县杭坪镇东岭村上朱滑坡
浦江县杭坪镇东岭村上朱滑坡属小型土质滑坡,位于上朱自然村北东侧山坡。地形自然
坡度15度~35度。滑坡体自1993年3月出现以来,2002年7月22日滑坡后缘再次发现新
的拉张裂缝;平面呈半圆形,前缘最大宽度50米,轴线长度60米,面积3000平方米,厚约8
米,体积2.4万立方米。整体特点为后缘拉张裂缝,裂缝长达50米,呈弧形展布,宽约
0.1米~0.3米,垂直错距达40厘米~50厘米;滑坡台阶及中部树木歪斜,前缘遇强降雨有
渗冒浑水现象;村民住房内出现明显前缘鼓丘,鼓丘与原地面相差35厘米~40厘米。
(三十六)衢州市柯城区九华乡上方村北滑坡
衢州市柯城区九华乡上方村北滑坡属中型土质滑坡,出露地层为燕山晚期花岗岩,块状
构造,岩石完整。2002年8月15日,滑坡中后缘出现多条拉张、剪切裂缝,规模最大一条长
50米,宽0.1米~0.4米,深0.5米~1米。滑坡平面呈半圆形,长470米、宽150米,厚约10
米,体积70.5万立方米。造成滑坡体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雨水过饱和。
(三十七)龙游县50省道官家滑坡
龙游县50省道官家滑坡属中型岩土质滑坡,位于官潭乡官村之西南500米。2002年丽
龙公路龙游段开挖施工,2003年1月23日在公路东侧山坡出现大量裂缝,前缘位移数十厘
米,且出现小规模崩塌、泉水溢出。滑坡区属侵蚀剥蚀丘陵地貌,自然坡度20度;地层主要为
上侏罗统高坞组和西山头组火山碎屑岩,以流纹质晶玻屑熔结凝灰岩为主。滑坡区地质构造
复杂,滑坡北侧边界是江山—绍兴大断裂带。滑坡体平面呈半圆形弧状,周界较清楚,冠部标
高140米,趾端标高93米,纵长120米,前缘横宽230米。滑坡表面拉张裂缝发育达十数条,
以滑体中后部规模较大,有4条主要裂缝。根据钻孔资料,滑坡体存在两个滑动面,平均厚度
23米,体积65万立方米。
(三十八)仙居县朱溪镇下郑村滑坡
仙居县朱溪镇下郑村滑坡为中型土质滑坡。地形坡度10度~20度,断裂构造不甚发
育。滑坡体呈半圆形,平均宽340米,轴线长300米,面积9万平方米,洪积层平均厚度5米,
体积45万立方米。该滑坡体自2005年第9号台风后出现裂缝,2007年继“韦帕”“罗莎”台风
强降水后,裂缝变形速度较快。由于滑坡体较大,两侧滑动距离有差异,从表面上看是两个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