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9 - 自然灾异志
P. 379
唐昭宗光化三年(900年)
八 月庚申,龙斗于浙江①,过郛郭,坏庐舍,或吸居人,浮空而去,数里方坠,亦有死者。
七月,浙江溢。
资料来源:〔宋〕钱俨《吴越备史》卷一、《新唐书》卷十《昭宗纪》。
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
十月,吴越王命玄同先生醮于龙瑞宫,其夕大雪,惟醮坛上星斗灿然,殿宇无所沾洒。
资料来源:〔宋〕钱俨《吴越备史》卷一。
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
三月癸丑至乙卯3日,浙右大雪盈丈②,雪气如烟,而味苦。
资料来源:〔宋〕钱俨《吴越备史》卷一。
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年)
十二月,浙西又大雪,江海冰。③
资料来源:《新唐书》卷三十六《五行志》。
唐哀帝天祐元年(904年)
十月癸酉,大雪,平地丈余。④
是冬,浙东、浙西大雪。吴、越地气常燠而积雪,近常寒也。
资料来源:〔宋〕钱俨《吴越备史》卷一、《新唐书》卷三十六《五行志》。
五代后梁末帝贞明五年(919年)
七月,浙西久旱,草枯,水道涸。
资料来源:《资治通鉴·后梁纪》。
① 八月庚申,龙斗于浙江,《新唐书》卷三十六《五行志》载在同年九月。
② 大雪盈丈,《新唐书》卷三十六《五行志》作“大雪平地三尺余”,载在天复三年条下;然《新唐书》卷十《昭宗纪》作
天复二年。又,〔清〕光绪《杭州府志》卷八十二《祥异》、〔清〕光绪《桐乡县志》卷二十一《祥异》均引作天复三年,〔清〕光绪
《富阳县志》引旧志作天复元年。
③ 〔清〕光绪《杭州府志》卷八十二《祥异》引《富阳县志》、〔清〕光绪《富阳县志》卷十五《祥异》复引《杭州府志》,均
作“光化三年冬大雪,富春江冰合,旬日乃解”。疑与《新唐书》所载为同一事。
④ 〔清〕光绪《杭州府志》卷八十二《祥异》引《吴越备史》作唐天复三年。然天复三年、天祐元年十月皆无“癸酉”。
又,〔清〕光绪《兰溪县志》卷八《祥异》记载天祐元年“九月壬戌朔,大风雨雪,严寒如隆冬”。注引清康熙志,记载实出《新
唐书》卷三十六《五行志》,非境内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