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9 - 自然灾异志
P. 539
清仁宗嘉庆十四年(1809年)
三月二十七日,时立夏前三日,江山县雨雪,禾苗尽萎。五月十三日、十七日及二十日,临
海天雨豆,自郡东桐岩岭至狼坑,抵海二百数十里皆有。六月初六、初七日两夕,温州飓风。
七月十七日,温州又飓风大作,辰起夕止,屋瓦皆飞,砖垣石墙被倾者不可胜记,平地水深数
尺;海上有盗船被飓风吹至太平县龙王堂搁浅,官兵搜获海盗55名。是岁,富阳、嘉兴、桐乡、
衢州等大有年。
资料来源:清同治《江山县志》卷十二《祥异》、清咸丰《临海县志稿·纪遗》、清光绪《永嘉
县志》卷三十六《杂志》、清道光《瓯乘补》卷九《灾祥》、《清仁宗实录》卷二百十七、清道光《新城
县志》卷十八《祥异》、清光绪《嘉兴县志》卷十六《祥异》、清嘉庆《石门县志》卷二十三《祥异》、
清嘉庆《西安县志》卷二十二《祥异》。
清仁宗嘉庆十五年(1810年)
春,乐清雨土,三月二十三日夜雨雹杀麦。慈溪夏秋旱。是岁,德清虫灾;泰顺饥,民多食
草木;富阳、永康、江山大熟;象山岁丰米贱,斗米140钱,甘薯丝百斤450钱。
资料来源:清光绪《乐清县志》卷十三《灾祥》、清光绪《慈溪县志》卷五十五《祥异》、清道光
《武康县志》卷一《邑纪》、清同治《泰顺分疆录》卷十《灾异》、清道光《新城县志》卷十八《祥异》、
清道光《永康县志》卷九《祥异》、清同治《象山县志稿》卷二十二《禨祥》。
清仁宗嘉庆十六年(1811年)
正月元旦,永嘉大雪三日,自三月至四月又大霖雨。五月初九日,海宁风雨大作,河水
骤溢。
夏,两浙旱,温州、处州干旱尤甚。温州自五月初亢阳,至七月十一日始得大沛,早禾无
收,晚禾虫食;及稻花放时,又阴雨兼旬,晚稻秀而实者十之一二,收成甚歉;石米4800钱至
5000余钱,人多采草而食,次年正月至五月全赖闽商运台米救饥,饥而死者亦多,又大疫流
行。丽水自五月至七月不雨,禾多枯槁,民食麻蕨及白土,谷一石值3000钱。秋,建德、仙居
等县旱。八月,湖州府归安、乌程、德清、武康4县及杭州府仁和县与德清毗连地方,大风雨寒
甚,晚稻因风冷受伤,收成歉薄。诏缓征诸暨、嵊县、新昌、天台、永康、武义、浦江、建德、遂安、
寿昌、桐庐、分水、丽水、缙云、青田、松阳、宣平、富阳18个县及杭严卫旱灾额赋,赈给宣平、丽
水、缙云、青田四县被霜歉收贫民一月口粮,并蠲缓宣平、丽水、缙云、青田、仁和、归安、乌程、
德清、武康、仙居10县及台州卫旱灾霜灾新旧额赋。
资料来源:清光绪《永嘉县志》卷三十六《杂志》,〔清〕管庭芬《海昌丛载》卷十四《灾祥备
考》,清道光《瓯乘补》卷九《灾祥》,清道光《丽水县志》卷十四《灾祥》,清同治《泰顺分疆录》卷
十《灾异》,清道光《建德县志》卷二十《祥异》,清光绪《仙居志》卷二十四《灾变》,清光绪《重修
嘉善县志》卷三十四《祥眚》,清浙江巡抚蒋攸铦奏折,《清仁宗实录》卷二百四十八、卷二百四
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