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3 - 自然灾异志
P. 563
安县志》卷九《灾异》、清光绪《兰溪县志》卷八《兵燹》《祥异》、清光绪《浦江县志》卷十五《祥
异》、清光绪《寿昌县志》卷十一《祥异》、清同治《景宁县志》卷十二《祥祲》、清光绪《常山县志》
卷十二《祥异》、《清穆宗实录》卷七十一、民国《建德县志》卷一《灾异》、清光绪《慈溪县志》卷五
十五《祥异》、清光绪《诸暨县志》卷十八《灾异》、清同治《嵊县志》卷二十六《祥异》、清光绪《玉
环厅志》卷十四《杂记》、清光绪《镇海县志》卷三十七《祥异》、清光绪《重修嘉善县志》卷三十四
《祥眚》、清光绪《乌程县志》卷二十七《祥异》、民国《浙江续通志》卷四《大事记》、清光绪《余姚
县志》卷七《祥异》、清光绪《上虞县志》卷三十八《祥异》。
清穆宗同治三年(1864年)
正月初三日,诸暨蝼蝈鸣,十五日大雪;十六日平阳大雷雨霰,傍晚雪大如掌,至二十三日
始霁,平地积深数尺;象山大雪6日。春,建德大疫,日毙百人。五月二十三日并二十八日两
日,海宁潮异,潮水灌入州城,上灌处涨及仁和县地界。
五月十四日至十六日,龙游大雨,平地水深3尺;衢州水淹田庐,害禾稼,大水入城;绍兴、
金华、严州、处州等水灾,灾情甚重。六月初十日,宁波夜暴风疾雨,覆舟坏庐舍,大木多拔,各
埠溺死兵民,海舟倾覆无数;嘉兴夜半狂风大作,树木有为之拔者,此后数年每当秋间辄多大
风。夏,严州、宁波、绍兴、金华、衢州等旱,秋冬复旱,河流干涸,田土燥裂,其间虽偶得阵雨,
总未深透,禾苗缺雨滋培,秋成大为减色。是年,以水旱灾,诏蠲缓山阴等28县暨衢州、严州
两卫所被灾地方额赋;昌化连岁大稔。
资料来源:清光绪《诸暨县志》卷十八《灾异》,民国《平阳县志》卷五十八《祥异》,清同治
《象山县志稿》卷二十二《禨祥》,民国《建德县志》卷一《灾异》,民国《杭州府志》卷五十二《海
塘》,民国《龙游县志》卷一《通纪》,民国《浙江续通志·大事记》,《清穆宗实录》卷一百十、卷一
百二十三,清光绪《枫泾小志》卷十《补遗》,清光绪《定海厅志》卷二十五《禨祥》,清光绪《镇海
县志》卷三十七《祥异》,清光绪《嘉兴县志》卷十六《祥异》,清光绪《桐乡县志》卷二十《祥异》,
清闽浙总督兼浙江巡抚左宗棠奏折,清光绪《寿昌县志》卷十一《祥异》,清光绪《永康县志》卷
十一《祥异》,清光绪《常山县志》卷八《祥异》,民国《昌化县志》卷十五《灾祥》。
清穆宗同治四年(1865年)
正月十五日,景宁县大雪十余日,平地积盈数尺,深山幽谷有至三月始消者;十六日夜,永
嘉风雪中雷电交作。是月,松阳大雪积三尺余,临海、太平皆雪中闻雷。
五月二十三日起,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5府各县连朝大雨,阅七昼夜不绝,二十四
五等日更势若倾盆,河水陡涨,江流泛溢,田稻被淹,至二十九日下午开霁。杭州江塘崩坏,卤
潮灌入内河,阅三月始淡;绍兴府山水陡发,郡中闭城门以拒水,乡民越楼窗以登舟,东西两江
塘决千余丈;萧山县沿江地方水与屋齐,居民淹毙者万余;诸暨枫桥平地水涨一二丈,湖埂尽
决;严州府城外江水时亦骤发,低田尽被淹没,禾稼大伤。闰五月上旬,富阳、余姚又大水。
秋,临海、黄岩、天台、宁海各县连日大雨风潮,山水潮水泛溢,田庐被淹,稻多发芽;遂安、丽
水、缙云、青田、松阳、宣平等县旱,田禾被伤。宁海、象山秋稔。是年,诏蠲缓仁和等45个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