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5 - 自然灾异志
P. 645
25.95亿元。台风外围云带在椒江区前所街道新殿村诱发龙卷风,毁厂房1座,死5人,伤14
人,房屋钢筋构件有扭曲成麻花状者。
9月13日19时至14日晨,受东风天气系统影响,浙东南沿海再次发生雨涝灾害,日雨量
乐清、瓯海100毫米以上,椒江、温岭200毫米以上;尤其椒江雨势惊人,24小时雨量368.4毫
米,4小时307.2毫米,创全省非台风暴雨降水极值。温黄平原汪洋一片,城区积水最深处
1.5米,死亡1人,经济损失2亿元。
资料来源:浙江省气象局《浙江省气象灾害年鉴·气象灾害》(002年),第25—52页。
2
2003 年
1月6—7日,全省大范围降雪,泰顺、遂昌、武义等积雪10厘米以上,武义县海拔600米
村庄积雪25厘米,山区冻害严重;西湖出现大面积冰冻,湖冰最厚处超过5厘米,是1976年
后的首次;甬台温高速公路因冰雪路滑,在三门路段发生三车相撞,致7人当场死亡。3月6
日,嵊泗沿海偏北大风,翻沉小洋山海域打桩船一艘,赶往救援的船只亦被风浪掀翻,致死亡
4人,失踪6人。
夏秋大旱,温州、台州、宁波、舟山、丽水、衢州六地区出现自1967年以来的严重旱情。6
月梅雨稀少,计23日入梅,仅六天即行出梅。随之持续高温干旱,7月大部地区降水25毫
米~75毫米,但最少测站0毫米~2毫米。据22座大型水库统计,7—10月蓄水量皆不及正
常年景一半。全省除杭嘉湖、绍兴平原河网水位普遍偏低外,多数中小河流干枯断水,沿海岛
屿干旱尤其严重。舟山本岛频告水荒,每天要从大陆引水5万立方米接济,另11个岛屿须运
水10万立方米。重灾区嵊泗县自7月20日限量供水,靠上海运水接济;玉环县从10月19
日开始,每天从温州运水,解决居民生活;洞头县每天实施限量供水。到10月底,象山县山塘
水库大部干涸,受灾人口达30余万人,全县有4万人靠外地运水维持。钱塘江咸潮上溯,杭
州自来水厂多次降压供水,城市生活用水愈加紧张。
大旱期间高温肆虐,以7月至8月初最为酷热,最高气温持续37℃以上的酷暑达30天~
50天。杭州、嘉兴、宁波、舟山、台州、温州等6地区有29个测站的高温日数达历史最高纪录,
有41个测站最高气温破半个世纪极值。7月31日,丽水最高气温飙升至43.2℃ ,为全省有
气象记录以来最高测值。持续高温造成严重影响,全省因缺电而陷入“路灯亮一半,工厂轮班
开”境地;火灾频繁,引发森林大火866次,损失林木13万立方米,死亡14人;波及海洋生态
环境,沿海共发生49次赤潮,累计影响7000余平方千米海域,其中5月25日至6月17日在
南麂岛暴发的赤潮,持续24天,覆盖海域800平方千米;农业生产损失以食用菌种植最甚,丽
水市18123万袋香菇菌棒因高温腐烂,经济损失达1.9亿元。浙江省实施自1994年以来的
首次大范围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自8月2日试飞至18日,累计飞行12个架次,增水20亿立
方米,旱情得到缓解。
10月中旬后,干旱继续发展,全省接连17天~19天无雨,至12月尚有三分之一地区处
中旱以上,22座大型水库可供水量降至正常年景的18%,造成夏秋冬三季连旱。时舟山市
98个有居民岛屿中,74个岛屿供水告急,其中16个岛屿居民用水一度只能维持15天。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