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2 - 龙港镇志2009
P. 822
- 780- 龙港镇志
寒问暖,无微不至。 1973 年间,一次渔船在嵊泗失事,溺死 3 人。 光弟极感悲痛,亲自给
死者沐浴、更衣、入殓、守尸,直到埋葬。 次年,一渔业队员患机型阑尾炎于渔场,光弟千
方百计拼凑住院费,服待经旬,直至康复出院。
一次出差定海,招待所服务员视其对襟布衣像个乡下佬,让其住宿厕所旁的浴室,
光弟入见亦脏、亦潮、亦臭,欣然动手来个彻底大扫除。 恰值渔业指挥部长经过瞧见,连
忙接光弟上楼住宿。
俭朴为荣。 光弟出身贫寒,从幼陶冶成安贫乐道、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美德。 他牢记
穷人翻身不能忘本,劳动人民本质不能褪色,共产党员不能蜕变。“文化大革命”期间,
所住草屋被焚,一家八口无家可归寄住破庙。 一年后,经乡亲借凑盖起一间简易两层
楼,家具全无,楼板当床。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渔业队员生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他依
旧“我行我素”。 1978 年后,生活有所好转,老伴给添一套新衣,大年初一劝他穿上,他瞥
了一眼,莞尔一笑,折好放回原处(破柜)道:“小时候冇爹冇娘,衣不蔽体,而今翻身不
能忘本嘛! ”平日人家道他衣著太寒碜,他接话茬说:“也是,我只能赴丧而不可贺喜。 ”
卢作霆(1921~2000) 原籍江山卢处村人。1949 年毕业于国立北洋大学工学院化
工系,获学士学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化工部工作,1993 年以专家身份代表化工
部考察钒矿;1995 年调任浙江化工研究所副所长和工程师。 1957 年被打成“右派”分
子,下放衢州化工厂劳动直至平反昭雪。 后调任浙江明矾研究所任高级工程师,成果颇
多,直至退休。
杨 奔(1923~2006) 原名杨丕衡,笔名南缨、辛夷,张东村人,住龙港。曾任中共瑞
安县委宣传部干事,《浙南日报》编辑,中学教师。 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温州作协顾问、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温州诗词学会理事。 曾任《苍南县志》副主编,参加编写《汉语大词
典》和市、县民间文学三大集成。 著述有《描在青空》(诗文集,1947)、《外国小品诗选》
(1984)及其续集(1986)、《深红的野莓》(散文集)、《苍南方言名物考》考证(1992)、《披肝
草》(旧诗词,1995)、《婆娑片》(小品集)。 其中《深红的野莓》曾获浙江省 1991 年新时期
优秀散文奖。
官福禄(1924~1948) 沿江(今沿江办事处)咸园村人。1947 年 1 月任中国人民解
放军三纵队七旅十九班长。 在淮海战役中,英勇善战,被评为杀敌英雄,荣立甲等功。
1948 年 12 月 8 日,在安徽东马囤子战斗中牺牲。 解放后,浙江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
烈士,颁发烈士证书。
章元谱(1924~1950) 海城(今海城办事处)章良村人。1948 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
军。 1950 年 10 月,参加抗美援朝,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四十军一二○师三五九团三营
九连战士。 同年 11 月 25 日,在朝鲜平安南道战斗中牺牲。
朱荣罗(1924~1952) 白沙(今白沙办事处)方中村人。1950 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
军,编入华东军区公安十七师五○团三营三连,任班长。 1952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