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2 - 龙港镇志2009
P. 852
- 810- 龙港镇志
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院校作学术讲座 10 多场,并在第 69 届
美国中西部经济学年会、2005 年威斯康星大学经济学研讨会、第 33 届美国经济金融学
会、第 70 届美国中西部经济学年会、第六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国际西部经济学协会第
七届环太平洋会议、第 82 届国际西部经济学年会、中国留美经济学会 2007 中国年会、
第七届中国经济学年会、第 72 届美国中西部经济学年会、西部大开发九年评估与展望
会等发言 10 多次。 在 《Organization33Science》、《Economic33Inquiry》、《Regional33Science3 3
and33Urban33Economics》、《Journal33of333Economics》、《Managerial33and33Decision33Economics》
等国外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 10 多篇,并获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农业界
郑德渺 1932 年生,原籍括山乡东括村,居龙港镇。 中共党员,曾任郊外、括山、望
里等乡乡长、党总支书记,公社书记、革委会主任;中共桥墩区委、宜山区委、钱库区委
副书记、区长;龙港镇人大主席团常务主席等职。 苍南县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 建县
前曾为中共平阳第一、二、三、四届党代表。
40 多年来始终坚持在基层工作,成绩卓著。1964 年担任括山公社党委书记时,为解
决经济困难,成功决策,从平原、半山区到山区,全部种上黄花草籽,留种 4000 亩。 当年
仅黄花草籽收入就达 8.4 万元,奖励粮票 18 万斤,化肥 10 万斤,解决了全公社资金、粮
食、肥料的困难。 地区和县在括山公社召开现场会,草籽留种上山的成功经验成为温州
地区的一面旗帜。 1970 年与干部、群众一起开山造大寨式茶园 3200 亩。 到 1975 年,年
产茶叶 11.6 万斤,较之 1969 年 1.6 万斤增加 7 倍,居全县第一位。 此外,新建茶场 24
个,新建茶叶机械初制厂 4 家,绿化造林 2 万多亩,营造杉树 30 万株,新建水库 4 座,
水电站 4 个。 1974 年发动东括内、东括外、林场、岭脚 4 个大队 500 多户投放劳动力 9
万工,填挖 12 万方石子沙,将宽 15 米,长 3500 米的溪坑,截弯取直,两边修建成坝高 4
米、背宽 4 米的通车堤坝,保护了 400 多亩番薯园和水稻田及 120 多户住房安全,使 3
个大队 400 多户原来挑担过山岭 5 公里的社员群众,全部实现车子化运输。 1975 年,在
秋收结束、冬种开始前发动社员 5000 多人,用 3 天时间把 5 条小路截弯取直,建成一
条宽 3 米、长 12.5 公里的机耕路。 冬种结束后,继续奋战平整农田 6600 多亩,占平原水
稻田 90%以上。 粮食产量由 1970 年 800 多斤,1977 年跃上 1400 多斤。 学大寨 8 年来,
全公社共投放建设资金 32 万元,投工 72 万个劳动日,共挖土石方 92 万立方米。 县、地
区 3 次在括山公社召开农业学大寨现场会, 接待参观人数达 2 万多人次。 1973 年和
1975 年浙江广播电台、温州广播电台连续宣传报道括山公社农业学大寨先进事迹。
1978 年调任望里公社党委书记,仍沿用“括山经验”,同干部社员一起坚持苦干一
年多,改造低产田 3000 多亩,挖掘 15000 米石砌冷水沟,当年得益,使全社早稻亩产由
627 多斤提高到 861 斤。 拖拉机由原来 2 部增至 32 部。 早稻丰收之后新购置高压除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