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104
·36· 第一编 建置
溪区改为第四行政督察区,武义县属之(专员公署驻兰溪,次年改驻金华,民国32年(1943)5月改驻
宣平清香寺)。民国36年(1947)10月撤销第四行政督察区,武义县隶属于驻地在衢县的第五行政督
察区。民国37年(1948)4月,全省调整为6个行政督察区,武义县隶属于专署驻金华的第三行政督察
区;同年8月全省复调整为9个行政督察区,武义县隶属于专署驻义乌的第八行政督察区。1949年5月7
日金华解放,同年5月29日在金华设立浙江省第八行政区,同年10月22日改名金华专区;同年5月9日武
义县解放,相继隶属第八行政区和金华专区。1958年5月宣平县建制撤销,有16个乡镇划入武义县。至
此武义县的县名虽继续相沿,但面积已从874.23平方千米拓展到1577.2平方千米。同年10月武义县建制
撤销,并入永康县。196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武义县建制,属金华专区。1968年4月金华专区改
为金华地区,武义县属之。1985年5月,金华地区改为金华市,武义县属金华市。
原宣平县境,春秋属越,战国属楚。秦属闽中郡,西汉为回浦县地。东汉至南北朝分别为章
安、永宁、松阳县地。隋属处州地、括州地、永嘉郡括苍县地,唐至明洪武为丽水县地。明景泰三
年(1452),划丽水县之宣慈、应和两乡及懿德乡之北置宣平县,属处州府。相沿至清末。宣统三年
九月(1911年11月),宣平县隶属于处州军政分府。民国元年(1912)撤销军政分府,实行省、县两
级制,宣平县直属浙江省。民国3年(1914)6月属瓯海道;16年(1927)废瓯海道,宣平县直属浙江
省。民国21年(1932)6月,省设立第十一县政督察区,宣平县属之;同年10月,改第十一区为第二
特区,宣平县随同改属。民国24年(1935)6月,第二特区改称丽水行政督察区,宣平县属之。民国25
年(1936)4月,丽水行政督察区改称第九行政督察区,宣平县属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32年(1943)
5月,宣平县划归第四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宣平清香寺);36年(1947)10月直属浙江省。民国37年
(1948)4月,宣平县属第六行政督察区(专署驻丽水);同年7月,宣平县改属第七行政督察区(专
署驻云和)。1949年5月9日宣平县解放,属丽水专区。1952年改属衢州专区。1954年衢州专区撤销,
改属金华专区。1958年5月,宣平县建制撤销,16个乡镇并入武义县,另外5个乡镇划入丽水县。
表1-1 建制沿革表
朝 代 武义县 宣平县
春 秋 属越。 属越。
初属越。周显王扁(前334年),楚破越,遂属楚。 周显王扁(前334年)属楚。秦王政二十四年(前
战 国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属秦。 223)属秦。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置会稽郡,治所在吴
秦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属闽中郡。
县(今江苏苏州市),属会稽郡乌伤县。
西汉惠帝三年(前192),属东瓯国。始元二年
西 汉 属会稽郡乌伤县。
(前85),属会稽郡,回浦县。
东汉章和元年(87),属会稽郡,章安县。永
东 汉 属会稽郡乌伤县。 和三年(138),属会稽郡,永宁县。兴平二年
(195),属会稽郡,松阳县。
赤乌八年(245),分乌伤永康始置武义县。属会 太平二年(257),分会稽东部置临海郡,属临海
三国吴
稽郡。 郡松阳县。
西 晋 属会稽郡。 属临海郡松阳县。
分会稽之西部置东阳郡,治所在长山县(今浙江 太宁元年(323),分临海置永嘉郡。属永嘉郡松
东 晋
金华市),属东阳郡。 阳县。
南北朝 属东阳郡。 属永嘉郡松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