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19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1219

第三章    文学艺术      ·1151·




                                                 第七节    民间文艺


                   1988年,武义县成立民间文学研究会,2003年改称民间文艺家协会。2005年协会吸收一批剪纸艺

               人为会员,并设剪纸艺术委员会。武义的民间文艺研究创作活动成果颇丰。
                   专著和论文
                   1989年,《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故事、歌谣、谚语卷》3卷合订本和分卷本(主编
               潘金谊)由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出版。1997年11月,钟发品、唐桓臻担任编委的《婺州民俗大观》

               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年,雷国强、程源源担任编委的《八婺文化探微》由湖南文心出版社出版,
               钟发品畲族民间故事集《廊亭拾慧》由东方出版社出版。2002年11月,雷国强《畲风越韵》由炎黄文化出
               版社出版。1989年~2005年,武义民间文艺研究者唐桓臻、雷国强、钟发品、陈华文、胡彬5人在专著或省
               以上专业刊物发表(入选)论文 15 篇。2003年协会与县国土资源局合编了《土地的传说》一书。

                   作品
                   1995年,武义作者唐桓臻、童叔韶、钟发品、郑慧娥、汤火华、郑淑菲、陈则美、张仙玉、祝建
               胜、程源源、邱德芝采集整理的民间歌谣19首入编《中国歌谣集成》。
                   1997年~1998年,作者唐桓臻、钟发品、雷国强、吴钟文在专业杂志发表或入编《浙江民俗大

               观》的武义民间风俗作品有19篇。
                   民间故事
                   1985年~1997年,武义作者钟发品、吴钟文、程源源、汤火华、胡帆、田仙君、雷连根、邱德
               芝、王加丁采集整理的优秀民间故事入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等专集的有13篇。

                   剪纸
                   民间剪纸在武义有着悠久历史,90年代在武义迅速发展,并创作了一些优秀作品。
                   2000年,朱莲花数次参加全国性活动并获得奖赏,其中《荷花神》获“中国剪纸世纪回顾展”优
               秀奖;《林黛玉读西厢》获2001年“中国老年书画剪纸大赛”铜奖,《花瓶》获“山东威海中国民俗

               风情剪纸大展”优秀奖。
                   2002年,有朱凤英、刘桂娥、赵淑娥、高秀珍、陈淑卿、陈月锦、曹春芳7人10件作品同时获青岛
               胶州湾“中国剪纸艺术大展”铜奖,入编《当代剪纸艺术》一书。
                   2003年,朱凤英的《寿比南山》、《鱼虾同乐》、《十二生肖》,陈月锦的《南国红豆》,邵美

               菊的《祖国万岁》同获黑龙江“中国剪纸艺术作品展”银奖,并入编《中国剪纸选集》。同年,赵淑
               娥的《中国北京奥运》、高秀珍的《国王》、《皇后》,陈月锦的《喜鹊成双》,潘冰心的《鸳鸯双
               喜》,均入选“神州风韵”中国剪纸艺术大赛,并获优秀奖。



                                           第八节    花卉、盆景与根石


                   交流活动
                   1986年以后,尤其90年代之后,培养花卉,制作盆景,创作根雕,收藏雅石等活动渐成群体性时

               尚。1989年,武义县成立了花卉根雕协会,后举办全县性艺术创作和交流活动有 6次。
   1214   1215   1216   1217   1218   1219   1220   1221   1222   1223   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