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6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196

·128· 第二编    自然环境


              月1日,《浙江省林木管理办法》和新修订的《浙江省森林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对珍贵树木和具有特
              殊价值植物资源的采伐和采集作出规定,只有对已经根腐倾倒(斜)等原因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
              全的;或因自然灾害已死亡、倒伏的;或因工程建设和林地征占用;或因科学研究等特殊需要的才能
              申报采伐(采挖),由县林业主管部门审查,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省林业主管部门审批。






                                                 第四章    气候






                                                第一节    气候概况



                  武义地形结构复杂,海拔相差悬殊,既有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特色,又有大陆性明显特点。冬季
              以西北大陆吹来气流为主,夏季主要受海洋空气影响。总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年温适中,热量丰富,
              雨量充沛,干湿两季明显。春季气温回升快,但气温变化不定,春末夏初雨水集中,时有冰雹大风。
              夏季长而炎热,且雨热同步上升,常有干旱或局部洪涝。秋季凉爽,空气湿润,时间短。冬季晴冷干

              燥,大气层结构稳定。年度总的光、热、水条件优越,但时空分布不均匀。盆地小气候多样,有一定
              垂直差异。由于季风气候不稳定性,干旱、洪涝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发展。
                  日平均气温稳定(≥5日)在22℃以上为夏季,低于10℃为冬季,介于两者之间为春、秋季,武义
              春季约始于3月26日;夏季约始于6月8日;秋季约始于9月16日;冬季约始于11月21日。春季长74天,

              夏季长100天,秋季长66天,冬季长125天。
                  春季冷暖空气频繁交替,云雨增多,天气时冷时暖,温度呈波状上升。在强冷气流影响或西南
              暖湿气流特别活跃的年份,常导致低温阴雨。4月份时有连续3天或以上的月均气温低于12℃的“倒春
              寒”。春末夏初,随着暖湿气流不断增强,降水强度随之加大,形成雨季,俗称“梅雨期”。

                  夏季的上段为“梅雨”期。梅雨期一般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结束,梅汛期间,雨量集中,常有大
              到暴雨出现,易发生洪涝或局部洪涝现象。进入盛夏后,天气晴热少雨,日照多,蒸发大,易发生高
              温干旱天气。在此期间,遇有台风影响时,则会带来较强的降水,对缓和干旱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如
              台风影响严重时,也会发生大风暴雨天气,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秋季为夏季风转为冬季风的过渡季节,北方冷空气开始活跃,但多数年份10月平均气温仍在18℃
              以上,故有十月“小阳春”之称。9月中旬起,在冷暖空气长期相持的年份,则出现秋雨连绵的天气。
                  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盛行偏北气流,以晴冷天气为主,但因有山体阻挡,冬季气温仍稍
              高于同纬度地区。当北方冷空气流经河套地区以东南下,全县处在入海高压后部,东南气流活跃,有

              较多的暖湿空气被抬升时,亦有雨、雪连绵天气。


                                                第二节    气象要素



                  气温
                  根据武义县气象站1962年至2005年44年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17.07℃。其中1986年至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