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6 - 武义县志(1986-2005)
P. 376

·308· 第七编    经济要述


                  续表

                                    绝对额(万元)                                      构  成(%)
                年份
                        合  计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合  计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2    144709      1200      54746      88763      100        0.8        37.8       61.4
                2003    211773     10414      80818     120541      100        4.9        38.2       56.9
                2004    264316      7054     125854     131408      100        2.7        47.6       49.7
                2005    283232      3345     140868     139019      100        1.2        49.7       49.1


                  工业投资  工业投资是武义县投资的重要构成部分。早在70年代前后,就加大了工业投资,兴建了
              纺织、造纸、水泥、化工等一批国有工业。1985年~2005年,工业投资达55.17亿元,占38.6%。期间
              工业投资分为两个时间段。1998年前,工业投资主要以国有和集体为主,共投资8.33亿元。1998年后
              省级工业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开始兴起,工业投资转入以民营投资为主,1998年到2005年,全县民间投
              资达到43亿元,电力、自来水供应等国有投资为3.76亿元,民间投资占92.0%。

                  交通设施投资  1985年到2005年,武义县交通投资达到23.5亿元,占16.4%。在这20年中,武义县
              交通投资经历了三大事件:金温铁路武义段、金丽温高速公路武义段和村村通康庄工程,武义县交通
              投资也形成了三个高潮。

                  教育设施投资  1985年到2005年,武义县教育投资3.85亿元,占2.7%。
                  房地产开发投资  1985年到2005年,武义县房地产开发投资为18.86亿元,占13.2%。
                  城市建设投资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在全县的投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2005
              年,全县供水管道长度达171千米,比1986年增长了11倍;城市道路160千米,增长9倍;排水管道164
              千米,增长10.7倍;桥梁12座,增加8座;绿化覆盖面积619公顷,增长126倍。






                                             第三章    经济运行






                                      第一节    地区生产总值(GDP)



                  从1986年到2005年的20年间,武义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5年全县地区生
              产总值达到了584353万元,是1985年的8.26倍,年均递增11.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85年的683元
              增加到2005年的17796元,按2005年汇率折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150美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65212万元,是1985年的1.89倍,年均递增3.2%;第二产业增加值323720万元,是1985年的16.32倍,年
              均递增15.0%,第三产业增加值195422万元,是1985年的10.90倍,年均递增12.7%。从产业结构上看,
              1985年一、二、三产业比重为47.1∶32.4∶20.5,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农业大县,经过20年的改革发
              展,2005年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1.2∶55.4∶33.4,经济结构完成了由传统的农业型经济向工业化中
              后期的转变。

                  “七五”时期农业大面积推广两系杂交稻,主攻粮食单产,粮食总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18.61
              万吨,但农业生产效益维持在追求温饱水平的发展上,“七五”时期农业平均增长幅度仅为0.12%。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