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6 - 《舟山市志(1989—2005)》上卷
P. 126

顺治六年(1649)
                十月,明鲁王自闽移驻舟山,建鲁王行宫。



                顺治八年(1651)

                九月二日,清兵攻占舟山,明将士臣民殉难者18000人。清总督陈锦奏设舟山协。


                顺治十二年(1655)

                十一月,郑成功遣兵攻占舟山,舟山协副将巴成兴降。



                顺治十三年(1656)
                八月,宁海大将军伊尔德攻克舟山。次年正月,以舟山“不可守”,再次实行海禁,将居民尽迁内地。



                康熙十四年(1675)
                福建耿精忠遣曾养性自舟山窥宁波。清水师提督常进功、总兵朱万化自定海出洋,破曾养性于沈家门。



                康熙十六年(1677)
                 曾养性再据舟山,常进功复出定海,大破其于螺门、椗齿岙、朱家尖等处。



                康熙二十二年(1683)

                朝廷拨款重修普陀山普济寺。


                康熙二十三年(1684)

                朝廷颁“展海令”,开海禁,舟山开始展复,渔业农业渐兴。浙江巡抚赵士麟、总兵孙惟统以“舟山是宁
            郡藩篱,亟宜展复”,上疏设兵防守。

                 是年,移定海镇于舟山,称舟山镇。


                康熙二十五年(1686)

                五月,改舟山为定海山。康熙皇帝赐“定海山”额。



                康熙二十七年(1688)
                置定海县。原定海县改名镇海县。



                康熙二十九年(1690)
                立江南、浙江两省分界碑于小洋山。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