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2 - 《舟山市志(1989—2005)》上卷
P. 172

毁1500亩;商店、仓库、企业和民房进水受淹2000余家;大部分工厂、企业停产;25座水产、民间交通码头
            损坏沉没,交通运输全线停运;全市大面积停电,部分地区通信中断;倒塌民房1050间,损坏4628间;船只

            受损210艘;损失原盐100吨、卤水154万立方米、黑膜1.1万平方米;全市疏散人口5.6万人,死亡5人,受伤6
            人;直接经济损失25.68亿元。

            8月27日,普陀山管理局和驻普陀山某部队被中宣部、总政治部联合授予“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
            进单位”称号。

               9月11日,建设部授予“普陀山文明风景名胜区”称号。
                是月,东方航空公司开通上海—舟山—厦门—舟山—上海航线,浙江航空公司开通杭州—舟山—杭州、

            温州—舟山—厦门、晋江—舟山—晋江航线。
                 9月11日,舟山发电厂2×12.5万千瓦发电机组第一台超高温高压12.5万千瓦机组首次并网发电成功。

                 10月6日,日本气仙沼市代表团抵舟山进行为期5天访问,两市正式建立友好城市关系。
                 10月12—4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阿沛· 阿旺晋美率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有关成员来舟山视察。
                        1
                 10月22—5日,全国纳米材料应用技术交流会在普陀山举行,2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2
                 10月30日,“海天佛国”标志性建筑——普陀山南海观音铜像建成,并举行佛像开光法会。

               同日,国内第一所由佛教界创办的慈善医院——普济医院在普陀山开业。
                11月5日,省政府批复《舟山港总体布局规划》,同意定海、沈家门、老塘山、高亭、泗礁、衢山、洋山、

            绿华山八大港区的岸线规划及功能分工。
                11月11日,交通部重点工程定海航标站新基地通过验收交付使用,结束了舟山浮标依赖上海起吊保养的
            历史。基地总造价1200余万元,占地面积10亩,拥有500吨级码头1座。

                 11月1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锡铭来舟山视察。
                        1
                 11月16—7日,国务委员陈俊生来舟山考察。
                        1
                11月28日,市政府出台舟山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资本营运体制改革方案。
                是月,市属第二批企业改制工作启动,15个资产评估小组进驻93家企业,包括经委系统16家、二轻系统

            21家、城建系统5家、交通系统11家、港务系统9家、物资系统10家、供销系统6家、粮食系统4家、协作系统4
            家、旅游系统2家,以及水产、乡镇、计委、民政系统和经济开发区各1家。

                11月,市委决定,1998—2000年全市完成修建84.44千米抗50年一遇风浪的标准海塘和62.73千米抗20年
            一遇的标准海塘的任务。12月,市政府发出《关于动员全社会力量筹措海塘建设资金的通知》;至次年2月底,

            全市干部群众和驻舟部队捐募1000余万元。
                12月12日,舟山港成功助泊希腊籍23万吨“海王号”油轮离开岙山石油转运基地码头,为舟山港首次运

            用自身力量帮助20万吨级以上巨轮靠、离泊。
                12月15日,市政府出台《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通知》。1998年1月1日起实施。

                是月,全国第一座日产500吨反渗透海水淡化站在嵊泗县嵊山岛建成投产。工程总投资616万元,其流艺
            工程能使海水脱盐90%,饮用水达到国家标准,每吨淡化水成本7.28元。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